9月7日,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在深圳舉行,三一集團董事梁在中受邀參加,并發表題為《打造制造業數字化新基座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三一故事》的演講,分享對產業互聯網發展前景的思考以及三一數智化轉型的探索與經驗。
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是騰訊在產業互聯網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年度盛會,旨在致力于匯聚全球智慧洞察數字發展新機遇,描繪云、AI、大數據、安全等關鍵技術的發展藍圖。
產業互聯網未來已來
(資料圖)
“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是把人的生活活動進行了全面的數字化,并且釋放了非常大的紅利,那么接下來應該是對人類很重要的活動,就是生產活動,通過全面的數字化,成為釋放下一波巨大紅利的場景。”
會上,梁在中以手機智能化掀起移動互聯網浪潮為例,介紹了物理世界數字化的巨大潛力。梁在中表示,數字化物理世界將會產生新的需求,進而產生新的商業形態。如果類比移動互聯網時代,當產業、生產要素被數字化的成本進入“千元機”階段,產業互聯網必將迎來井噴,而這一趨勢是不可逆的。
他強調,產業互聯網將會誕生一個全新的工業生產基本范式,從過去以經驗和流程驅動的生產制造的組織形式變成以數據驅動的組織形式,預計在未來10年,武裝數字化能力的企業和沒有武裝數字化能力的企業,將會在公司的經營效率和成本結構上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前者肯定會比后者要優異得多。
以三一集團數智化轉型實踐為例,梁在中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幾年前,在三一的預算會上,有管理層提出下料設備產能不足,為了應對來年生產目標需要增加下料設備投入。但三一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將下料設備連接到根云平臺實現產能透明化,發現真正的作業率只有28%。后來通過技改,即便封存了30%的設備,也完成了翻倍的生產任務。
“我們不能依賴于經驗和報告做決策,而是根據現場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開始了數字化的進程,希望所有的決策能夠透明和及時。”梁在中表示,企業的成功在于決策的準確度和頻度,如果能在越短的時間里面作出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決策,企業的經營邏輯和范式是完全不一樣的,隨著機器決策能夠替代人的決策,這種效率會提升得更高。
三一數智化轉型探索
會上,梁在中介紹了三一在關注工廠內生產管理效率及工藝改進的智能制造與圍繞廠外設備及業務場景的智慧運營兩個方向上,展開的數智化轉型創新探索。
在智能制造方面,當前,三一以九大工藝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的數據流為基礎,以算法為核心驅動,逐步實現了“人、機、料”三大生產要素的計算機動態決策、柔性配置與精準調度。自2019年以來,三一已建成40座燈塔工廠,其中北京樁機工廠、長沙18號工廠成為全球重工行業唯二的兩家世界燈塔工廠。
智慧運營則意味著三一將從賣產品轉型為工程服務商,為客戶提供全場景的解決方案和運營服務。三一以智能硬件為基礎,以機器決策算法為核心,為工程用戶提供數據智能的實時互動和分析價值,打造覆蓋20大施工全場景的智慧運營生態體系,實現一站式、全周期的工程服務新模式。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梁在中總結了當前產業互聯網面臨的三個主要命題,一是如何實現生產資料的數字化;二是生產資料的數字化流通問題;三是生產資料數字化之后如何更好地運營。
“與之對應的能力一是通過科技產生新的、使用平臺進行數字化計算的能力;二是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改造傳統流通環節,使其更加高效;三是生產資料數字化后可以被計算、預測、共享,進而實現生產效率提升。這三方面也會催生新的業務模式、組織形態、甚至是更偉大的公司。”
當前,中國正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梁在中表示,作為產業方,我們更能理解客戶的需求,通過場景化定制,實現客戶需求與技術平臺全方位的加深合作,用技術賦能場景和裝備,為產業互聯網打造一個樣板、一個開放合作的場景,為產業互聯網的中國路徑贏得先機。
與此同時,作為工程機械行業、裝備制造行業、制造業的重要一員,三一的數智化轉型也不僅是自身的轉型,更是服務各行各業,為客戶提供數智化轉型的服務,從而更好地推進數實融合,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創建一流企業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貢獻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杭州9月6日電(記者鄭夢雨、邱世杰)鳳棲湖面波光粼粼,浙江省湖
新華社天津9月6日電(記者張澤偉)近期,“天津大爺”海河跳水火爆出圈
新華社紐約9月6日電中國“金花”鄭欽文6日在美國網球公開賽中0:2不敵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