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民健身日”和“體育宣傳周”首次聯動,上海體育博物館聯合上海音像資料館推出上海體育人宣傳企劃《時間的賽場》,于8月7日-13日期間每天為大家介紹一位老一輩體育工作者,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深耕多年,為體育事業奉獻了一生。《時間的賽場》第一季收官之作,我們迎來了第七期嘉賓:陳世和。陳世和是“短跑皇后”錢行素之子,下面通過他講述母親的體育情緣,了解上海體育的“前世今生”。
我母親與體育的初次接觸
我的母親練田徑是到了上海東亞體育專科學校后開始的,以前她在黃渡師范學校沒有條件練田徑。東亞體專比較有名,我知道當時全國有三個體育系,一個是南京中央大學體育系,一個是兩江女專,還有一個就是東亞體專了。當時全國體育界的人物,包括運動員,很多出于東亞體專。那時候女性身高都不是很高,適合跑短跑等項目。我的母親比較刻苦,每天早晨起來,她就跑到操場上面,那時候沒有起跑器的,跑100米,就是挖兩個洞,相當于起跑器的位置。每天起來她就帶著狗去練跑步,我記得她養了條狗,名字叫小黑。
(資料圖)
我母親的高光時刻
民國第五屆全運會,她在四日內連獲女子100米、200米賽跑和80米低欄三項冠軍,她所參與的4×100米接力賽跑及壘球擲遠也都獲得第一。她的成績都記錄到國家的體育史冊了。那時候報紙上就大量地宣傳,更出名了。所以有“北劉南錢”,北方就是劉長春,南方就是錢行素。當時她也是體育明星、體育王后。
我母親的教師生涯
從東亞體專畢業后,她就投身體育教育事業,先到中學教書,像務本女中等。那時候中學很有地位的,非常受重視。后來就到了暨南大學、光華大學、復旦大學里教書。除了講課外,她要帶高校運動隊,擔任高校運動隊的教練。當時體育運動發展非常迅速,在黨的領導下,成績很快地提高。我也受到過她的指導,當時我考進了復旦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專業,課余的時候,我就跟她練習跨欄,我對跨欄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跨欄有技術要求,一個接一個,非常有味道。她就糾正我的動作,應該怎么做到位。我也在跨欄比賽中拿過冠軍。
我和母親心系體育事業
當時家里保存了我母親的兩件獎杯,分別是民國第五、第六屆全運會的,還有一些紀念牌之類的小物件,都是我母親參加比賽留下的。我就一直想這個獎杯應該怎么保存,當時我的想法還是給國家最好,這樣就是將母親的歷史成績做最好的保存。留給后代的話,可能我女兒還能記住,到孫子、外孫……他們就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個先祖了。所以我就將這些獎杯都捐給了上海體育博物館,也是為中國體育發展史作出一點貢獻吧。
錢行素、陳世和簡介
錢行素(1915-1968),女,曾在民國第五屆全運會上獲女子100米(13秒5)、200米(27秒6)、80米低欄(14秒5)、4×100米接力(54秒6)項目冠軍和跳遠項目亞軍,并創4項全國新紀錄。1950年后在復旦大學任教。
陳世和,近代上海著名短跑運動員錢行素之子,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時間的賽場》上海體育口述歷史項目介紹
上海,中國近代體育的發源地。自開埠以來,上海體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近代體育僅在租界僑民間傳播到全民健身的普及,從不允許華人參賽到世界賽場摘金奪銀……這離不開一代代上海體育人的貢獻,他們在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之路上不斷奮進和探索,他們是上海體育發展史的經歷者和見證者。從2021年末開始,上海體育博物館和上海音像資料館共同合作,以“口述歷史”為切入點,對上海著名體育運動員、體育事業管理者、體育學者和社會參與者進行口述采訪,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體育事業的發展之路,共赴波瀾壯闊而又扣人心弦的時間賽場。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賴清德“過境”竄美,外交部發聲
下一篇:最后一頁
據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12日組織防汛防臺風
據新華社“雪龍2”號8月12日電(記者魏弘毅)8月12日,由自然資源部組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