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有專家提出宏觀經濟政策應該有新手段新對象,刺激對象要從投資轉向消費。認為“戶籍制度改革可以立竿見影、真金白銀地刺激消費,按照農民工的收入和消費能力來看,如果解除其后顧之憂,即使在沒有收入增長的情況下,也可以提高其接近30%的消費,把目前已經進城的1.8億農民消費意愿釋放出來,粗略推算總額在萬億級”。
戶籍改革目前究竟對農民工消費還有多大的刺激作用,萬億級消費是否被高估,且以目前農民工的收入狀況,在收入沒有增長的情況下還有沒有刺激空間,刺激作用是否被高估,這些問題可能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探討。
先說城鎮戶口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吃香了。有些農民工甚至認為,農村戶口比城鎮戶口或許更有保障。農民工失業了回家還有塊地有個窩有個依靠,好歹也是個有產一族,至少餓不著,如果變成了城市人,失業了吃飯就成問題。雖說國家規定農村戶口遷入城市,可以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但還是不放心,怕戶口遷走時間長了政策有變化。至于辦理城鎮戶口享受的那些待遇,其實不辦戶口基本上也能享受到。比如教育,國家在2018年就要求各地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農民工子女可以隨父母在打工地就近入學參加升學考試,也就是說只要有居住證,農民工基本就可以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資源。
至于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按現有的社保法規,無論是農民工或是城鎮工,都是由個人和用工企業依法共同繳納。當然,有些企業并沒有按法律要求給農民工上繳保險,這是需要高度關注和進一步強化監管的,但一塊打工的城市人也是照樣不會給繳納,這方面不會因為戶口不同企業主會區別對待。說到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在報銷比例上還是有差別的,主要是農村居民報銷的比例低一些,不過也有些農村居民不太在乎新農合,寧可賭自己一年不生病,也不愿意交那一年300元錢的醫保。所以說,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現在戶籍的改革效應已經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大,城鎮戶口好像確實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吃香了,這樣的話,戶籍改革可能也就不會對農民工有大的刺激消費的作用。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變化確實超乎想像!
再說農民工的收入現狀,在收入不增長的情況下,農民工可能并沒有多余的錢去用于消費。即使按專家說的,通過戶籍改革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解除后顧之憂,但挖掘出的潛力可能也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大。應該說,隨著國家這么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第一代農民工通過自己辛苦的勞動,省吃儉用確實積攢了一些錢,但這些錢要么用在孩子教育上,為國家培養了新一代有知識有文化的勞動者;要么用于在城里給孩子買房買車結婚上。沒進城的,掙點錢也都用在了在家蓋房給兒子娶媳婦上。攢點錢用在房子上本來就是中國農村的消費習慣,去農村看看,那些在城市打工做生意的,哪一個不是把農村的老房子翻來翻去的,房子越蓋越大,樓越蓋越高。如果再加上三年疫情,收入下降,農民工還有余錢去消費嗎?即使有些第二代農民工在城里站穩了腳,沒有了房貸,但該買的車輛、家用電器等這些大件用品也都有了,過日子也都是能節儉就節儉,期望有更大的消費也不現實,所謂的戶籍改革刺激農民工消費可能并不會出現。
最后再說一點農民工的晚境保障問題,這個問題與拿戶籍改革刺激農民工消費幾乎在這幾天是一前一后的被提起,這是兩個都十分復雜的問題。說起來有趣,這兩個問題看上去都與消費有關,但在行為上是完全相反的,一個要減少消費保晚境,一個要擴大消費拉經濟。
農民工的晚境保障,除了政府層面需要進一步強化和完善相關社保政策措施外,個人層面主觀上肯定要求壓縮開支,減少消費,只有這樣才能為晚年生活積累更多的金錢和物質儲備。而刺激農民工消費,則要求減少儲蓄,增加開支。當然,這里面可能存在因不同年齡段或社保落實情況不同,其養老面臨的壓力和緊迫性不同的問題。晚境保障壓力大且緊迫的,目前更多的可能是第一代農民工面臨的問題,其后代中按政策要求落實了社保的,可能對這個問題感受還不是太強烈,但社保沒有得到落實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遲早也都要面臨與父輩相同的晚境保障問題。要刺激農民工消費,農民工的晚境保障顯然是一個需要統籌考慮的問題,只有晚境有保障了,才能沒有后顧之憂地去消費。至于怎么做,這里不再展開討論,但總體上這是兩個相輔相承的問題。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逾5000份降費公告發布 多家頭部公募基金展開實質性行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策劃:王宥力出鏡:張慧慧記者:才貢加才讓東珠總監:苑玉虹
制作:才貢加才讓東珠總監:苑玉虹
簡牘,在歷史長河中講述著竹木春秋,在字里行間闡釋著天下大同,在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