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時要注意名稱差別,千萬別被相似的專業名稱所誤導,比如眼視光學和眼視光醫學,一個屬于臨床醫學類,而另外一個則屬于醫學技術類......”一位專業填報指導老師對著抖音直播間數萬名網友千叮嚀萬囑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直播形式的興起,高校逐漸成為開播的重要力量。在抖音,眾多大學招生辦紛紛開啟“直播帶高校”之路,通過線上招生直播,讓學生了解專業填報,觀摩大學課程,看到真實的高校校園,讓理想提前照進高中學習生涯。
根據研招網官方統計,2023年的考研人數達474萬,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高達1158萬。從趨勢上看,2024 年的考研人數有望突破500萬。龐大的考研大軍中,有相當數量的考生懷著對本專業的不滿在考研時選擇了“曲線救國”即跨專業報考。很顯然,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厘清專業選擇的底層邏輯是高中生涯極為重要的一課。
從單向輸出到雙向深度互動 高校招生悄然變革
“......請問天津大學總的錄取原則是什么呢?老師可以再詳細講解一下專業級差嗎?咱們的藝術類就業怎么樣?......”在天津大學招生辦抖音直播間的評論區,一些“鐵粉”在高考結束后幾乎每日“追更”。
2020年由于線下招生宣傳推介受限,天津大學招生辦通過抖音賬號嘗試直播招生,三年來效果顯著。據該校招生辦統計,去年招進的近4800名學生看過招生直播的超過四成。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有學生自初三起,閑暇時間就開始關注招生賬號了。
“傳統的招生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困于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招生信息渠道不足,招生組往往在區域上難以完全覆蓋。”天津大學招生辦主任助理孟子健表示,“現在都是高考出分之后報志愿。只有6天的時間供老師做咨詢。如何能在短短6天里去做更廣范圍的宣傳呢?這就產生了現實的瓶頸制約”。無論身處千里之外的偏僻鄉村,還是高樓林立的一線都市,直播招生極大地幫助考生和家長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接觸招生工作多年的孟子健老師對此深有感觸。
“了解各專業的情況,對于考生人生的選擇至關重要。”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抖音號@國科大 的策劃運營者,吳寶俊老師有多年偏遠地區高考招生經驗。他曾遇到過有的考生“隨大流”,盲目追隨所謂的“熱門”專業,結果上了大學開始后悔;也曾見過已考入名牌大學的考生,退學重新參加高考。這讓吳寶俊覺得“甚是可惜”。
通過網絡直播的渠道,讓應屆的家長及學生有機會較早地對高校進行了解,不受時間及地域的影響,相對廣泛多元地了解招生及專業信息,并在線即時互動、交流。直播的形式也為高校提供了深入科普的可能。可以說,“直播帶高校”給考生和家長提供了前置走進學校的機會,也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離巢青年”在把握未來時平添了幾分信心。
正如同一位高校招生負責人所言,“當下的所選專業未必是終生一定要從事的職業,但我們要盡早確定未來的大方向,將來經歷更高層次的學習時需要做的是略微修整,而非完全推翻!”
耕耘當下更要關懷未來 直播賦能成效初顯
“把老師們在教室里面講科普或者科學課程中,那些公眾可能聽懂的部分放到視頻中,沒想到這么一推就火了。”吳寶俊還表示,“在我看來,科普,就是創作具有科學內容的作品,再通過媒體傳遞給公眾。其中媒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過去三年,@國科大 抖音賬號漲粉135萬,今年5月起,國科大在抖音開展“研究生直播帶高校”之旅,每周固定時段的研究生科普直播,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讓網友了解到國科大的內涵。
隨著高考落下帷幕,抖音推出百所高校系列直播,內容覆蓋招生信息分享及優質公開課程。火熱的線上授課和沉浸式教學直播實踐,也在不同程度上詮釋著高校“興國強學”的教育追求。在新一代高考生眼中,大學也正從《高考填報志愿指南》上的幾列代碼編號,搬到無數個流動的抖音直播間里。“直播帶高校”這一新媒體概念,在解除高校與考生之間信息壁壘,激發學生讀書熱情目標的同時,也切實讓無數偏遠地區的學子因此受益。
有人說,“學生在哪里,教育的舞臺就應該建設在哪里”。“直播帶高校”讓高考專業選擇不再無所適從,讓實現新的信息公平成為可能。以技術賦能教育教學模式變革和人才培養,讓信息化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支撐。唯其如此,才能在未來長期的育人實踐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與信息時代同頻共振的卓越人才。(文/朱家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生豬:11月合約空單繼續持有
下一篇:最后一頁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干部多到國家“行政末梢”“官末民首
今年以來,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組織部以基層黨建工作為引領,全力以
為全面提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能力水平,近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