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新發ETF縮水一半 都是規模情結惹的禍?
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陳靜
主動權益基金似是“泥牛入海”的沉淪,反而對ETF形成了推波助瀾的力量。
【資料圖】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股票型ETF規模攀至1.13萬億元,不到4年時間實現翻倍。與此同時,百億級ETF產品不斷涌現,各類主題型ETF更是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在萬億盛況中,ETF的一些發展問題也亟待解決,比如如何擺脫“只賺熱鬧不賺錢”的窘境、如何避免成為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工具、如何消除發行與市場高點如影隨形的現象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ETF應是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而非基金公司比拼資源、提升規模的戰場。
七成新發ETF規模腰斬
從寬基獨霸天下,到行業ETF異軍突起,股票ETF發行的火熱可見一斑。如今,搶賽道、拼規模正成為公募基金公司布局ETF的重要手段。同一賽道的主題ETF往往被數家基金公司同時盯上,除了爭搶申報,基金公司在新基金發行階段還執著于規模的較量。
今年以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帶來相關國企估值重估,中字頭央企板塊持續發力,引爆央企主題基金產品的發行銷售。繼首批4只央企主題ETF在5月成功發行后,6月16日又一只央企主題ETF宣布募資金額達到20億元上限,這也意味著5只央企主題ETF的成立規模均達到了20億元的上限。
作為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股票型ETF,央企主題ETF的成功募集被認為為央企板塊帶來了大量增量資金,從而提升板塊估值。
不過,從市場表現來看,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不漲反跌,相關股價走勢也大開大合,月度最大回撤達12%?!皬倪^往經驗來看,首批主題ETF獲批后對市場的影響較為顯著,市場的關注度也相對更高。ETF發行的情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市場的漲跌表現。尤其是對于本身估值較低、市場關注度不高的領域,一旦出現增量資金的變化,股價表現也可能會出現較大波動。就上市前后ETF基金的表現來看,各ETF跟蹤指數在上市前多有明顯跑贏市場階段,而上市后跟蹤指數的超額收益反而會出現下降?!苯瘊椈饳嘁嫜芯坎亢暧^策略研究員金達萊表示。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上述4只央企主題ETF規模出現不同程度縮水,其中2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規模接近腰斬。
央企主題ETF規模的大幅波動,是當下ETF市場過度追求規模而形成的縮影之一。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成立的38只股票型ETF中,有37只的最新份額相比成立時有所縮水,其中26只規模腰斬,占比高達近七成。甚至有不少ETF成立不久就淪為迷你型基金,今年以來新成立的股票型ETF中有7只最新規模已不足5000萬份。據了解,ETF成立之初會有一部分“幫忙資金”進場,但停留時間較短,行情不好疊加“幫忙資金”撤出加劇了ETF上市后縮水的幅度。
業內人士指出,股票型ETF市場存在先發優勢效應,基金管理人貼身肉搏搶先獲得主題ETF的首批發行資格后,通過做大先發產品,吸引更多大資金參與,以便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當某只行業主題ETF規模迅速做大后,其他同類型ETF在規模上往往難有增長潛力,甚至難逃清盤命運。
規模情結作祟背離初心
在ETF發展浪潮下,過度追求發行規模,正是基金公司激烈競爭的重要體現之一。
今年以來,A股市場以震蕩行情為主,權益類市場整體表現不佳,股票ETF備受資金青睞,份額與規模收獲雙增長。此外,ETF憑借費率低廉、透明度高、交易靈活等優勢,成為投資者參與基金投資的一個重要品種。截至6月16日,600余只股票型ETF規模達1.13萬億元,不到4年時間實現翻倍,ETF發展迎來了高速期。
根據統計數據,百億級股票型ETF產品不斷涌現,總數量達到了25只。而在2019年底,百億級股票型ETF產品數量僅有13只,規模最大的僅為462億元。
規模的快速擴張,被認為是更多投資者認識與接納ETF,以及國內ETF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這顯然有點牽強,是規模情結在作祟。在ETF發展過程中,不少國內基金管理人過于注重規模的高速增長,反而忽略了ETF在資產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
梳理行業發展現狀,不難發現,國內ETF具有追逐市場熱點高位發行、產品同質化嚴重、主題過于細分等特點。不少行業主題ETF發行的節點基本都與該行業高位相吻合,也就是行業股價表現最亢奮的階段,相關主題ETF成功發行上市后,也就難免伴隨行業出現回調,造成不少持有人被套牢的局面。
與此同時,市場還頻現相同標的產品組團發行的現象,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比如,目前全市場跟蹤中證500、滬深300和創業板的ETF產品分別有19只、18只、13只。
此外,國內主題ETF產品過于細分,可謂五花八門,但不少產品卻較為雞肋。相較于美國市場,中國ETF市場缺乏多樣化的產品,例如基于因子的ETF、杠桿ETF等。一位指數基金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國內Smart Beta指數產品整體規模較小,鮮為人知,主要原因是市場培育力度不足,投資者理解并不深刻。
誤將ETF當成股票炒
在國內,不少投資者將ETF投資等同于“股票買賣”,這也較大程度上放大了ETF對于市場的助漲助跌作用。
近年來,ETF持有人“散戶化”趨勢明顯。2021年之前,股票型ETF的持有人還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尤其是一些規模大、跟蹤主流寬基指數的寬基類ETF,機構投資者占比很高,比較典型的如滬深300ETF、國證2000ETF,2020年機構投資者平均持有比例超90%。
隨著行業主題ETF數量越來越多,這個局面也發生了變化,個人投資者逐漸成為ETF投資主力軍,并將ETF作為“沖鋒陷陣”以博取短線投資收益的利器。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股票型ETF的個人投資者平均持有比例在2019年、2020年分別為37%、42%,但這一數據在2021年、2022年均已超出50%。
“ETF單日換手率接近5%,而海外市場ETF換手率則低于1%,這并不符合目前監管鼓勵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華南某公募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
ETF持有人“散戶化”的特征,疊加行業主題ETF的大量發行,被認為加劇了相關板塊的波動。反觀機構投資者,其對ETF的認識更加深刻,部分FOF基金經理直接在投資組合中用來取代主動權益基金,根據市場熱點的輪動動態配置ETF組合。
“在投資回報上,ETF真的會比主動權益基金好嗎?”上述華南公募人士表示,從投資回報角度來看,ETF或許并不是一個最佳選擇,但ETF作為資產配置工具的價值無疑是值得重視的。Wind數據顯示,ETF基金價格指數雖然在3年、5年的區間回報率弱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但在1年、2年的區間回報率卻好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
“ETF是資產配置的工具之一,但常常被宣傳為業績優于主動型基金,這顯然會對投資者產生誤導?!痹撊A南公募人士表示。
基金公司需提高專業性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沒有只漲不跌的標的,任何標的的表現總有高低點。將這些標的組合在一起,讓其起到相互對沖的作用,投資者因此既能享受不同標的輪動上漲的紅利,同時又能避免押注單一標的面臨暴跌的巨大風險,這正是ETF產品設計的初衷。
ETF既為資產配置的利器,那么公募基金管理人更應淡化規模情結,通過差異化競爭去挖掘稀缺性的價值。
“ETF有助于活躍市場交易,對市場流動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長期來看,ETF也是市場不可或缺的工具。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ETF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上述華南公募人士說。
在他看來,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說,ETF可以豐富公司的產品形態,完善產品布局,但僅僅是為了占據一席之地而盲目擴張ETF規模,長遠來說這是對公司的一種傷害。
針對ETF存在的同質化、散戶化等現象,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還應結合市場和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性,提高ETF產品的投資價值和競爭力。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短期來看,扎堆發行同一熱門主題或行業的ETF產品,有助于增強市場流動性,但對于一些“湊熱鬧”的產品來說,長期來看可能對基金公司自身和整個ETF行業的發展造成傷害。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看來,有些ETF發行時候熱熱鬧鬧,運行階段冷冷清清,是基金公司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不夠專業導致的結果?;鸸緵]有體現出專業性,而是隨著市場投資人的“聚焦”,跟風炒概念,并利用概念來吸引基民購買產品,風頭一過便繁榮不再,因此基金公司有必要提高其專業性。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一方面,國內ETF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和監管體系,提高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水平;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應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質量,提高ETF產品的投資價值和競爭力。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男子入室盜竊取保候審期間再犯案,警方取證攻心三個月使其破防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貨幣政策的“精準”“有力”體現在哪些方面?走到生產一線,在機器隆隆
6月18日,在山東濰坊鳶都湖水面,龍舟隊在水面競渡。新華社發(孫樹寶
杭州亞運會共設40個大項,61個分項,預計產生483枚金牌。跳水、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