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源消費國之一,在過去幾十年中,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中國對于煤炭傳統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據統計,2020年,我國能源消耗量為49.8億t標煤,其中,煤炭約41億t(進口3億t),占比56.8%。此外,在交通運輸領域中汽油、柴油等傳統燃料同樣被廣泛使用。
然而這種高碳排放模已經給環境帶來了極大壓力,在雙碳目標背景下,轉型低碳經濟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嚴重依賴煤炭能源的工業領域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
《“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要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鼓勵氫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的應用。嚴格控制鋼鐵、煤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業煤炭消費,鼓勵有條件地區新建、改擴建項目實行用煤減量替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水泥行業碳中和轉型的必要性
以水泥行業為例,水泥制造業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行業之一,2020年,我國水泥產量約24億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60%,我國水泥工業的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4%左右,水泥傳統工業的低碳轉型對于中國和全球意義重大。
對水泥企業而言,煤炭成本占水泥生產總成本的近一半,今年以來,受需求下行、煤價高企等市場因素影響,多數水泥企業上半年利潤大幅下滑。此外,企業還面臨著雙碳目標政策的束約。水泥企業正迎來經濟、政策、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挑戰,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已經是大勢所趨,而RDF替代燃料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在水泥行業迎接“碳減排”大考的歷程中將大有可為。
雋諾環保-工業固廢資源化解決方案
自主研發設計和制造裝備
一體式產業化運營模式
雋諾環保作為固廢資源化的領軍企業,響應雙碳政策號召,積極研發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探索替代燃料制備技術,同時成立工業固廢處置子公司,充分利用對自有運營企業的產線項目優勢,進行項目升級調試和測驗,豐富與完善替代燃料制備的技術經驗。
近期由雋諾環保自主打造的工業固廢資源化分選回收系統實現單線單日產量突破200噸RDF,相當于可替代約140噸煤炭、117噸石油、100噸燃油,為燃煤替代實現量產規模又進一步推進實現技術突破。
▼1500-2000元/噸的煤炭
300-400元/噸的RDF
如果你是燃煤企業會怎么選呢?
化石燃料與RDF/SRF熱值對比
當然在現實使用中不能僅考慮價格,RDF的實惠低價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優點,其還具備燃燒穩定、易于運輸、易于儲存等優勢,更為出色的是其與煤炭相近的高熱值特點!
RDF可以完全替代煤炭嗎?效果如何?
固體替代燃料RDF是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經過多種工序制成的固體形態燃料(常見為圓柱條狀),具有熱值高、燃燒穩定、易于運輸、易于儲存、二次污染低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干燥工程、水泥制造、供熱工程和發電工程等領域,可以大大節約能源和成本。
由雋諾環保自主生產打造的工業固廢資源化分選回收系統,適用于各類廢紡紡織物、高熱值工業固廢的回收處理,尤其能針對多泥沙、小塊金屬雜料的物料破碎處理,系統性能穩定且產能大。
01
兼顧節能減排與降本增效
雋諾工業固廢資源化分選回收系統全線采用西門子PLC集成系統,通過全自動化的破碎、磁選、篩分、除塵和成型工藝,實現了將工業固廢垃圾轉化為高熱值的RDF(替代燃料),產能可達10-15t/h。
對燃煤電廠企業而言,每噸RDF可以替代0.8噸燃煤,按雋諾單線單日200噸產能計算,相當于140噸煤炭,大大降低燃煤企業對煤炭的消耗量,同時更有數據表明,在水泥生產中使用40%的替代燃料,每生產100萬噸熟料將少排放約10萬噸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用能企業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達成企業節能減排及運營降本增效的最佳效果。
02
垃圾減容 讓固廢變廢為寶
除了改善燃煤企業能源替代問題,RDF替代燃料的制成過程也為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發揮著重要作用。RDF制成來料來源于各類工業邊角料、造紙浮渣、廢舊沙發、廢塑料、廢紙箱、廢布料等生活垃圾,一袋塑料垃圾、一堆廢舊紡織品等,通過雋諾環保“工業固廢資源化分選回收系統”,實現固廢垃圾變廢為寶,搖身一變成為高效清潔的綠色能源燃料,助推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未來中國水泥行業會大力發展替代燃料,它的潛力是巨大的。使用替代燃料,即用有熱值的固廢燃料替代傳統化石燃料是水泥行業碳減排的重要路徑之一。
伴隨著“無廢城市”和“無廢灣區”建設的加速發展,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9%以上,雋諾環保“工業固廢資源化分選回收系統”將通過持續創新的研發,助力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實現企業節能降碳與資源的循環利用!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交通事故理賠請律師要多少錢-今熱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墨西哥城6月6日電專訪:中國為推動和平與共同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學中醫的南非大學生,在參加“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時,
本報北京6月6日電(記者鄭翔)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