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沒有手機的年代里,我們在玩些什么?我們在唱些什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是“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還是“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
當年,雖然網絡不甚發達,但是由于人口流動,這些有意思的童年歌謠和游戲經過口口相傳,加上廣播、電視等通信設備的傳播,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全國統一”的童年回憶。
很多歌謠,我們當年只是說著順嘴、圖個樂兒,卻沒有想過它背后隱藏的深層含義。
比如,小燕子為什么穿的是“花衣”,不是“黑衣”呢。原來,1955年春天,王路創作了兒童詩《小燕子》,原詞確實是“小燕子穿黑衣”。不久后,作曲家王云階在報紙上看到了這首詩,很是喜歡,王云階當時正在為電影《護士日記》譜寫主題曲,于是他聯系到王路,并建議把穿“黑衣”改成穿“花衣”,因為穿“黑衣”顯得過于肅穆。王路本人也非常認可,“因為燕子的羽毛本來是黑白相間的,也可以說是花衣,并且這樣唱起來更明快一些”。于是,《小燕子》經過王云階刪除、潤色、譜曲,再由演員王丹鳳在片中深情一唱,這只“小燕子”就這樣飛入了千家萬戶。
另一首在我們跳皮筋時的專屬BGM,“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乍一聽讓人摸不著頭腦,“馬蘭花”和“二十一”有什么關系呢?原來“馬蘭”是指位于新疆羅布泊西端的馬蘭基地——中國上世紀60年代核試驗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因當地盛開的馬蘭花而得名。數字“二十一”實際上代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訓練基地研究所。馬蘭開花就意味著原子彈爆炸,這首童謠是為紀念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創作的,表現了當時中國人的喜悅心情。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常常玩的跳房子、踢毽子、跳長繩、扔沙包嗎?這些童年小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肢體協調能力、平衡力、眼力,背后還大有門道。
就拿抽陀螺來說,陀螺在我國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陀螺為何轉而不倒,背后蘊含著一個力學原理:轉動的物體會有保持原來狀態、抗拒外來力量的傾向,也就是說,轉動物體的軸心會極力保持在原來所指的方向。到現在,小小的陀螺已經不單單是作為玩具這么簡單了,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研發了一種科學儀器——陀螺儀,廣泛運用于科研、軍事技術等領域中。
你玩過拔根兒嗎,更文雅的一種說法是斗草。早在唐代就有人斗草了,比試雙方采摘有韌性的草,將草莖十字相交,各自用力拉扯,以不斷者為勝。還有一種“文化人兒”的玩法,比試者們采摘花草,比誰能辨認的花草種類更多。斗草其實是我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包括斗草在內的端午習俗被列入國家非遺保護名錄。
還有拍洋畫兒。小時候,誰左兜揣一疊洋畫,右兜放一堆彈珠,誰就是最有排面的人。把洋畫擺在地上,輪流用巴掌去拍,誰把洋畫拍翻了,誰就能得到這張洋畫。多少人用盡渾身解數只為集齊一套洋畫,現在想想,這就是最早的“沉浸式卡牌手游”了吧。
現在的孩子,可能已經不怎么唱“馬蘭開花二十一”了,取而代之的是“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手里不再拿彈珠,而是拿著彈珠的PROMAX版本——盤串;不再手把手斗草,而是靠電子競技隔空PK。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不一樣,其實也很一樣,在人生中最不知煩惱為何物的歲月里,收獲的刻在DNA里的青蔥回憶,是時光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大風預報:2日08時至3日08時,東海東部海域、琉球群島及以東海域、日本以南洋面將有6-8級大風,陣風9-10級
【美聯儲6月按兵不動的概率為81 9%】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6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81 9%,加息25個
據中國能建(601868)消息,6月1日,中國能建(601868)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中國
本報訊5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022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對118種產品組織開展
根據《青海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辦法》《青海日報社2023年上半年公開招聘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實施方案》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附近的“兒童友好公交專線”不僅與地鐵、有軌電車無縫銜接,發車時刻表還...
2021年2月,我作為一名援疆干部,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工作。能在這片廣袤而美麗的土地上留下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