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上市企業已交出2022年年度答卷。新京報記者觀察20家A股上市企業和1家港股上市企業發現,整體向上趨勢不改,同時也呈現營收和凈利潤向頭部集中,凈利潤分布呈現明顯斷層的特征。
數據顯示,排名前五的企業營收在20家A股上市公司總營收中占比已超八成,同比上年再度提升;凈利潤方面,除了前五,其余企業均在40億元以下。
在頭部企業中,貴州茅臺營收站上千億元高位,五糧液營收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洋河突破300億元營收關口,汾酒以262.14億元位列第四,瀘州老窖以約10億元之差位列第五。這也意味著,300億元或成為頭部競爭新門檻。
(資料圖片)
隨著消費場景顯著回暖,白酒上市企業今年一季度普遍迎來開門紅,其中洋河和山西汾酒一季度分別趕超、接近去年全年一半營收。而去存庫成為今年酒企的首要任務。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白酒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品牌力不強、庫存量大的中小企業或許會最先感知渠道庫存危機,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白酒“馬太效應”加劇。
制圖/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前五名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凈利潤分布明顯斷層
2022年,貴州茅臺、五糧液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41億元和739.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7%和11.72%,穩坐前兩名。洋河則首次站上300億元營收新起點,同比增長18.76%。山西汾酒邁進200億元陣營,以262.14億元營收位列第四。瀘州老窖以251.24億元的營收成績位列第五。
最大的變化出現在山西汾酒與瀘州老窖之間,兩者2022年與2021年的排名出現調換,山西汾酒的營收增速31.26%。兩者的競爭依然膠著,營收差距僅約10億元。
目前百億陣營僅剩下古井貢酒以167.1億元營收繼續堅守。50億至100億元陣營中,除了今世緣和口子窖,2022年還新增加了舍得酒業和迎駕貢酒,以及近期剛在港交所上市的珍酒李渡,其2022年營收為58.56億元,同比增加14.78%。
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2022年白酒上市企業業績分化態勢進一步拉大。排名前五的企業2022年營收合計為2795.12億元,其他A股15家上市企業相加則為698.04億元,排名前五的企業營收占比已超80%。
從凈利潤看,貴州茅臺以627.16億元“斷層”領先,五糧液以266.91億元位居第二,并與第三位酒企形成“斷層”。排名第三位至第五位的瀘州老窖、洋河、山西汾酒的凈利潤差異呈現“階梯狀”,分別為103.65億元、93.78億元、80.96億元。40億元至80億元區間則出現明顯空缺,排名第六的古井貢酒凈利潤為31.4億元,其他酒企凈利潤均在30億元以下,其中,老白干酒、金徽酒等7家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下,金種子酒則出現虧損。
不少企業在發布2022年年報時也明確了2023年的營收目標。其中,去年實現79億元營收的今世緣表示今年要沖刺100億元,古井貢酒計劃今年實現營收201億元,瀘州老窖提出今年營收目標同比增長不低于15%;山西汾酒計劃今年營收增長20%;五糧液稱今年要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3年中國酒業保持正增長,特別是頭部名酒增速迅猛,為當下酒企沖擊更高目標樹立了決心與信心。
中高端產品成營收主力,今年一季度漲勢延續
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指數辦公室日前發布的《2022年中國白酒價格運行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2年,白酒營收從6125.74億元上漲至6626.50億元,利潤從797.15億元上漲至2201.7億元。縱觀近年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總指數走勢,自2016年以來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總指數累計漲幅達到20.7%,與行業利潤增長趨勢是一致的,只是增長幅度不同。這也反映出白酒行業收入、利潤增長主要靠價格驅動的這一重要變化,顯示白酒行業由量價齊升進入到依靠產品結構提升和漲價驅動的階段。
這一趨勢也可以從上市酒企發布的年報中窺探一二。新京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不少上市白酒企業營收上漲離不開中高端白酒的貢獻。
其中,貴州茅臺核心產品茅臺酒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078.34億元,占比總營收近87%,同比增長15.37%;五糧液產品去年營收553.35億元,同比增長12.67%,在總營收中占比超七成;洋河夢之藍等中高端系列酒的營收占比則為87%;瀘州老窖旗下以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等為代表的中高檔酒營收221.3億元,占總營收近九成,同比增加20.30%;山西汾酒以青花汾酒系列為代表的中高端酒營收189.33億元,同比增長近40%;舍得酒業中高檔酒48.77億元的營收不僅遠高于普通酒的7.8億元,中高檔酒的營收增速更達到25.88%,遠高于普通酒10.92%的營收增速。
在業內看來,培育受市場歡迎的中高端大單品是酒企跨入百億陣營或者牢固行業地位的必要之舉。不少企業在完善和提升產品結構布局,這既體現在通過細化中高端產品價格帶產品、對核心單品換新升級等,還體現在酒企將文創領域作為重要賽道,發力生肖酒、文創酒。
洋河微分子新品亮相糖酒會,完善中高端價格帶布局;金種子酒日前也對核心高端單品馥合香品牌煥新發布,進行品牌重塑;酒鬼酒明確優先發展“內參”“酒鬼”品牌, 并通過成立紅壇業務部,培育大單品。
進入2023年,酒企各類型的文創酒也紛至沓來。其中,貴州茅臺創新性地推出了二十四節氣酒;舍得酒業推出中國神話人物套裝的文創白酒;貴州珍酒與酒仙集團聯合推出珍酒·景泰藍文創酒等,五糧液則明確今年將向文化酒、創藝酒、封藏酒、老酒等個性化產品傾斜;酒鬼酒則與《萬里走單騎》節目融合,結合保護世界遺產文化,研發出系列文創白酒產品。
在優化產品結構、完善產品布局等舉措的助力下,疊加消費強勢復蘇,今年一季度白酒上市企業延續去年的漲勢迎來開門紅。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迎駕貢酒、今世緣、口子窖、金徽酒等都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位數增長。此外,還不乏用一個季度趕超或接近去年全年一半營收的,比如洋河和山西汾酒今年一季度營收分別為150.46億元和126.82億元。
去庫存成首要任務,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盡管2022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白酒上市企業普遍業績向好,但也有部分企業業績下滑。水井坊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8.53億元,同比減少39.69%;凈利潤1.59億元,同比減少56.02%。水井坊稱主要系進一步降低庫存水平、穩定價值鏈,減少發貨所致。
從年報不難看出,去庫存是酒企面臨的共性問題。酒鬼酒早在2022年二季度,便逐步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控庫存、穩價盤、促動銷,全面推進銷售模式轉型等工作上。以酒鬼酒核心產品內參酒為例,2022年酒鬼酒先后發布《關于加強52度內參酒市場秩序的通知》《關于明確52度500ml內參酒2023年度銷售總量的通知》,通過市場管理、配額管理等方式,維護內參酒價格體系穩定。
有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2022年底受疫情影響,消費場景缺失,同時疊加前幾年白酒行業的高速增長,使得行業庫存不斷累積,但仍有不少人繼續發貨,這就造成2022年白酒行業存在庫存上升現象。
進入2023年,包括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劍南春、貴州珍酒等多家白酒企業宣布對旗下核心產品提價或停貨,有酒企稱這一舉措主要是從市場供需情況和自身庫存情況出發。調價或停貨是企業穩價格、去庫存、穩定品牌高端形象,以確保長期持續成長。
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近十年白酒總產量不斷下降,說明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加上橫向競爭、健康消費觀念帶動消費結構變化,使白酒產能未來仍有下降的壓力。此外,疫情期間白酒渠道擴容快速,而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強,渠道競爭升溫,消化庫存會是2023年的首要任務。
浙商證券在分析2023年第一季度酒企表現時也指出,對于需求恢復較好的大眾價位及高端價位酒,為確保全年業績目標的達成,主要酒企仍以“搶奪回補消費”為主線發展,因而主要產品在淡季仍正常發貨,同時部分酒企也為批價穩定進行了嚴格控貨;需求恢復較弱的次高端酒,盡管短期庫存較行業平均健康庫存水平略高,但發展方向趨好,后續隨著需求修復,庫存有望逐步恢復至健康水平。
一方面酒企爭相去庫存,另一方面白酒行業正在加快向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集中,這將帶來擠壓式發展趨勢,存量競爭態勢越發明顯,“賣不動”的主要是一些品牌實力較弱又缺乏渠道優勢的二三線白酒。白酒分析師肖竹青認為,“對于庫存量很大,價格倒掛,沒有銷售服務體系,沒有品牌力的中小酒廠或許會最先感知渠道庫存危機,今年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趨勢會更加明顯。”
新京報記者 秦勝南 薛晨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王心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5月10日,《宜賓市2023年重點項目名單》公布。此次共列項目332個,總投資6904 43億元,2023年預計投資1013 15億元。
5月10日,泉州市舉辦全市重點招商項目視頻連線開竣工活動。本次集中開竣工的127個項目,總投資1501 21億元
【TechWeb】5月11日消息,在2023年IDC中國ICT市場趨勢論壇上,IDC的資深分析師們圍繞人工智能、工業互聯
電化學工作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池由兩個電極和電極之間的電解質構成,因而電化學的研究內容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電解質的研究,即電解質
工業窯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阻爐消耗電能轉換來的熱能 一部分由電爐構筑材料及傳熱的各種因素而散失到空間...
工業爐窯有哪些應用?完成溫度曲線要求。完成氣氛曲線要求。壓力曲線要求,也可以把以上三點稱為窯爐的三要素...
膨化設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膨化是利用相變和氣體的熱壓效應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內部的液體迅速升溫汽化、增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