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歌劇節5月9日在杭州開幕,上海音樂學院出品的《茶花女》和《康定情歌》雙雙入選歌劇節,成為全國唯一有兩部作品入選的高等院校。
5月8日,上音舉行了出征儀式暨專題思政課,院長廖昌永在思政課上表示,首次參加中國歌劇節兩部作品都入選,榮譽與挑戰并存。
(相關資料圖)
中國歌劇節每三年舉辦一屆,2011年起先后在福建、湖北、江蘇、山東舉辦四屆。在浙江省舉行的第五屆歌劇節,將有24部歌劇演出48場,19部為新創劇目,5部為經典劇目。
中國歌劇節要求每家申報數量不超過2部,上音申報的兩部歌劇雙雙入選:經典歌劇《茶花女》5月10日-11日于杭州劇院上演,原創歌劇《康定情歌》5月18日-19日在杭州臨平大劇院上演。
《茶花女》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2021年,上音、德國基爾歌劇院聯合制作了《茶花女》,今年恰逢威爾第誕辰210周年,上音師生再度排演此劇。
該劇制作人、聲歌系教授王凱蔚介紹,來自德國的音樂藝術指導和導演團隊、來自意大利的服裝舞美團隊和上音師生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排練,“對同學們不僅僅是專業技能上的提升,更讓他們直接接觸了具備國際視野的音樂審美。”
《康定情歌》原是一首中國民歌,歌劇《康定情歌》基于民歌而創作,反映了由解放軍、工程技術人員和當地人民群眾組成的11萬筑路大軍,于1954年建成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
此劇制作人、數字媒體藝術學院院長尤繼一表示,“歌劇《康定情歌》一直在努力調整到最好狀態,目前已經是第七稿。老師和同學們在演出過程中,實現了教學相長。”
《茶花女》
《康定情歌》
“一個月前獲悉《茶花女》《康定情歌》入選歌劇節,我們激動的同時,也壓力巨大。”聲樂歌劇系副主任黃萱說,此前參與過兩部歌劇合唱的學生都已畢業或在畢業班,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組建基本不重疊的兩個劇組以及合唱團隊,并且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音樂與舞臺表演,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學校統一安排下,上音作曲指揮系、聲樂歌劇系、管弦系、現打系、鋼琴系、數媒學院、音樂學系、藝術管理等8個系師生都參與了進來。兩部歌劇迅速建組,進入了緊鑼密鼓、一日未停的排練當中。
“同時排兩部戲,對一個職業院團來說也是困難的,更何況學校是以教學為主要目的。”出征儀式前兩天,《茶花女》剛在上音歌劇院連演兩場,一票難求,院長、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挑大梁,和在讀研究生蔡程昱演起了“父子檔”。
“舞臺上所有演員的表現都很好,特別是女高音、男高音。歌劇是一門團隊合作的藝術,每個人都很重要。就像足球,你個人技術再好,沒人給你喂球,也很難踢。”廖昌永介紹,《茶花女》和《康定情歌》幕前幕后加起來有四五百號人,如果沒有不同工種的分工與協作,就沒有完美的舞臺呈現。
近年來,隨著上音歌劇院的建成開臺,上音的歌劇創作也步入了快車道。從創作、表演、理論、應用等多學科聯動,全院動員,緊密合作,為學生搭建了一座座實踐平臺。
“經過大舞臺鍛煉,我們的學生可以有一定的舞臺經驗、有一定的劇目積累,也能縮短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需求之間的差距。”廖昌永說。
出征中國歌劇節帶來了全新挑戰,意味著學校要像“航母群”一樣出動、協調、統籌,“這也要求我們探索新的課題——排練和課程沖突該怎么處理?學科交叉一體化,系部之間、系部和職能部門之間又該如何交叉?這種配合,未來將會推動上音教學改革,保證‘出作品、出人才、出思想、出標準’的目標。”廖昌永說。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長城汽車:4月銷量93107輛,同比增長73 14%】長城汽車公告,4月銷量93107輛,同比增長73 14%;4月產量933
工業窯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阻爐消耗電能轉換來的熱能 一部分由電爐構筑材料及傳熱的各種因素而散失到空間...
工業爐窯有哪些應用?完成溫度曲線要求。完成氣氛曲線要求。壓力曲線要求,也可以把以上三點稱為窯爐的三要素...
膨化設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膨化是利用相變和氣體的熱壓效應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內部的液體迅速升溫汽化、增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