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日報訊 (記者葉大軍 李馨 肖復蘇 通訊員陳緒樂)8月9日上午10時8分,湖北海通造船廠“鄂黃岡工程1777”工程船,順著氣囊緩緩駛入水中,成為三峽庫區以下長江湖北段首艘千噸級工程船。
這個“龐然大物”,由團風縣實發打撈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程長庚投資2300萬元建造。
程長庚靠水吃水,先是以捕魚為生,后積極響應長江大保護要求,告別打魚船,洗腳上岸辦公司。幾年下來,他成功實現從一名退捕漁民到“船老板”的蝶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真是太高興了,準備這么長時間,船終于順利下水,值了,值了!”看著“鄂黃岡工程1777”工程船正式下水,54歲的程長庚一邊抹著臉上的汗水,一邊激動地說。
新船下水。(記者?余濤 攝)
實施長江禁捕政策后,程長庚積極轉型,2019年成立團風縣實發打撈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上救援、打撈、清潔等業務,開啟了轉型發展的新征程。如今,打撈公司擁有16名員工,年產值約500萬元。
2022年10月,“鄂黃岡工程1777”工程船開建。船長68米,寬24米,甲板面積相當于4個籃球場。排水量達到6000噸,最大吊力可達1000噸,可勝任重大件吊裝作業,可用于船只救援、水下打撈、水面工程等多項作業。
“在湖北至九江水域,以前最大吊船起吊能力只有300噸,遇到大型起吊作業須從湖南借調船過來。”程長庚說。
根據市場需求,在海事部門建議及相關主管部門支持下,團風縣農業農村局和縣就業局為“鄂黃岡工程1777”工程船的建造爭取到700萬元貼息貸款。這艘千噸級工程船下水后,填補了長江湖北段千噸級工程船空白。
“這是我們第一次建造這么大的工程船,除了激動就是自豪。”湖北海通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漢松說,公司正在申請“鄂黃岡工程1777”工程船進入川江航線,以后業務范圍可延伸至川江。
“這艘船對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對水下的障礙物清理和大型水上交通救援打撈作用很大。”黃岡海事處政委胡學東說。
“我跟著程總近17個年頭,收入越來越高,生活也越過越好。祝愿他的事業越來越紅火!”57歲的退捕漁民舒火焱說。如今,舒火焱已是程長庚公司的骨干,主要擔任輪機長,負責船只器械操作和維護。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黃商人15年為傷殘老兵“送貨上肩”
下一篇:最后一頁
9日下午,在河北省涿州市新發地大石橋批發市場,清淤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8月1日,在海東市樂都區共和鄉高營村紫皮大蒜良種發放現場,前來領蒜種
青羚網訊我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旅游旺季與汛期重疊,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