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一直以來,黃梅縣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最大限度地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用活人才,積極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努力在建設人才強縣上取得新成效、見到新氣象,讓黃梅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黃梅更出彩。
【資料圖】
一、廣泛動員,積極引導,打造引才聚才新高地
“此次8位教授的到來,將進一步發揮人才帶動效應,促進相關專科診療技術與服務水平快速提高,尤其是能促進青年醫生快速成長。”6月28日,“鄂愛人才·引領未來”湖北人才周暨黃梅縣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活動在黃梅縣人民醫院舉行,該院黨委書記汪義雄說,專家人才的到來將會激發青年醫護人員干事創業的活力。
據了解,“黃梅縣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的建立,將深入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基層醫院對接省級醫技人才和醫學成果,推行傳幫帶教培育模式,幫助縣級醫院培養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群眾滿意的醫療人才隊伍,為縣級醫院管理水平、技術服務、人才培育等方面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持。
近年來,為破解引才難、留才難瓶頸制約,黃梅縣切實加強人才工作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堅持引進培養“雙輪驅動”,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大力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到黃梅就業創業。
該縣制定了《黃梅縣企業柔性引才獎勵實施細則》《黃梅縣人民醫院人才引進規劃(2021-2025年)》《黃梅縣醫學高端人才引進若干獎勵政策》等柔性引才有關政策,不斷擴大各行各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依托“院士專家行”“博士服務團”等活動,全面推動科技人才、醫學高端人才、科技特派員等人才資源聚焦黃梅。
柔性政策招引,人才活動聚集,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黃梅創業就業。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想找一個網絡與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近年黃梅發展特別快,我想在黃梅長期發展下去。”通過該縣舉辦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專場招聘會,求職者袁婷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今年以來,該縣通過公開招聘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共計引進人才29名。開創“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模式,全力向企業提供各類招工服務,為企業解決用工難題,累計開展招聘會20場,合計為企業輸送達成就業意向勞動者3969名。
招聘會現場人潮涌動。
二、重視育才,精準培訓,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建立鄉村工匠培訓基地,旨在培育更多的工匠人才,為產業興旺、農民致富、鄉村振興提供重要人才支撐。”7月5日,在黃梅縣鄉村工匠培訓基地揭牌儀式上,黃梅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德友表示,“鄉村工匠”是鄉村振興中最活躍的生產要素之一,是為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村人才。
近年來,該縣全面摸清農村木匠、泥匠、漆匠、篾匠、石匠等傳統“八匠”,以及水電工、園林綠化、帶貨網紅等新工匠底數,建立擁有4000余名鄉村工匠的人才庫;邀請湖北設計院、建筑業協會等專家團隊,編寫3本“鄉村建筑師”專業教材教案;在理工學校開設培訓班,優先培養具有鄉村傳統技能的農村建房、砌基壘石、農房裝修、綠化修剪、木器構造等手工匠人,目前已培訓320人。
學得一技之長,就在家門口就業,工匠人才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此外,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優勢,該縣舉辦了“2023年黃梅縣電商技能培訓”,來自16個鄉鎮的青年、退伍軍人、村民等1000余名學員參與了培訓。對農村農民進行電商知識的宣講和培訓,對優秀農村人才進行“一對一”教學,不斷孵化新的電商人才。對電商行業人才進行系統化管理,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電商人才。
“這次培訓,不僅學到了如何拍視頻、剪輯視頻,還學會了直播帶貨,非常受用。”該縣停前鎮童寨村有近萬畝藍莓基地,通過電商培訓,該村村民王春娥嘗試著通過電商銷售藍莓。
無獨有偶,“黃梅挑花”是該縣四張非遺名片之一。為助推國家級非遺“黃梅挑花”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黃梅挑花”優質品牌,擦亮“黃梅挑花”非遺名片,該縣多次舉辦黃梅挑花專項技能培訓班,讓留守婦女變身“挑花繡娘”。
“我們已經在全縣大部分鄉鎮開展了挑花培訓,幫助了近千名留守婦女在家就業。”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洪利說。
“鄂愛人才·引領未來”湖北人才周暨黃梅縣人民醫院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
三、優化服務,創新發展,營造重才留才新環境
“縣里專門為我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體檢套餐,體檢后還可以同專家面對面咨詢,服務真的太周到了!”近日,黃梅縣組織高層次人才體檢,黃岡市高層次人才、湖北省特級教師吳再柱,對該縣組織的體檢十分滿意。
為了讓引進的人才扎下根、出效益,該縣出實招、強激勵,促進各類人才在黃梅積極作為。
該縣建立縣領導班子聯系服務專家制度,組織在縣鄉村三級同步開展“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縣“四大家”領導領辦人才實事項目30余件,16個鄉鎮班子成員領辦人才實事項目150余項,村(社區)兩委共領辦人才實事項目1700余項,組織開展走訪慰問黃梅籍在外人才、省校合作智庫專家、返鄉創業人才、縣域各行各業專業人才30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50余萬元。
“來到黃梅,不僅給我政治待遇上的優待,生活方面也照顧得很好。”2008年畢業的宜昌市長陽縣土家族農家子弟張良健說,考慮到他來自外地,黃梅還幫忙申請了人才公寓,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
作為黃梅縣引進的外地人才,張良健受到重點培養,如今已在黃梅順利成家立業、結婚生子,2021年5月被提拔為黃梅縣人民醫院胃腸胸外科副主任。
用好人才,是重才留才的“必答題”。“推動科普達、潤泛生物等公司與高校對接,引進5名‘科技副總’讓高層次人才助力企業發展。”黃梅縣委常委、小池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小池鎮黨委書記黃治冶說,希望通過示范帶動、典型引領的方式,抓好宣傳服務,帶動形成厚待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氛圍,把小池打造成產才融合的示范鄉鎮。
“黃梅是一個用真情托起幸福的地方,是一個對人才敞開懷抱的地方,我們始終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堅持引進培養雙輪驅動,全面提升全縣人才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激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黃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宋德友說。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父親展示刊登有他照片的老畫冊圖中拿著照片的老人是我的父親鄧彰德。他
位于秦巴山區的陜西省漢中市勉縣楊莊小學是周邊四個村唯一的一所小學,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題:“博物館熱”值得被珍視定鬧鐘搶票、多個設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