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有千年古縣的淵源歷史,有禪宗發源地的獨特禪韻。漫步其中,一步一景,如詩如夢,如展長卷。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黃梅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緊扣時代潮流,聚力文脈傳承,依托黃梅“千年古縣 靈潤黃梅”文化品牌,“串點成線”推動產業“一盤棋”發展,謀劃實施了一批文旅重大工程、重點項目,一幅壯麗的文旅新畫卷正在黃梅徐徐展開。
巧手設計 文旅融合漸入佳境
6月24日至7月1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廳、市政府主辦的第十一屆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唱響大黃梅”活動在黃梅戲故鄉黃梅縣舉行。2000余名全國戲迷,走進東山問梅村和鄂東動物王國,與萌寵合影,與黃梅戲演員登臺演唱。
“景區非常漂亮,而且還可以欣賞黃梅戲。”安徽戲迷余振雨對這一次的戲迷暢游景區之旅十分滿意。
“黃梅東山下,清幽問梅村”。著一襲漢服,漫步于街巷間;尋一間茶肆,談笑風生間品味慢生活;聽一曲悠揚黃梅戲,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問梅村充分挖掘黃梅戲曲等非遺文化內涵,打造集旅居度假、康養休閑、親子研學、文化創意于一體的新型文旅綜合體。
作為非遺文化景區——東山問梅村,是該縣文旅產業不斷發展的一個縮影。黃梅文化資源豐富,文物景點眾多,具有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獨特優勢和現實條件。
近年來,黃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立足頂層設計,精心謀篇布局,把文旅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能,持續推進文旅重大項目,注重挖掘文化內涵,進一步擦亮黃梅千年古縣的品牌。
東山問梅村打造文旅商街、大型光影秀、東山博覽館、稻田樂園及鳳源里別墅等特色文旅項目。
串珠成鏈 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沿途景色無限好,最美風光在路上。
如今,鄂東動物王國、東山問梅村、袁夫稻田已成了熱門打卡地。
文化是內涵、旅游是形體、項目是基礎,只有融合發展,才能相得益彰。
坐擁豐富的文旅資源,更需讓資源“串珠成鏈”。十里觀光長廊和橫山公路,把黃梅縣境內的主要景點連成串。顏值在線的“彩虹路”,讓沿途本就風景如畫的景點愈加明媚動人。
“橫山公路升級改造后,我們村的鄉村旅游產業迎來了又一個春天。”苦竹鄉養馬嶺村黨支部書記洪記穩介紹,村里為游客提供豐富的體驗內容、優質的配套服務,游客發的朋友圈、抖音短視頻無形中為我們的鄉村旅游作了推廣、宣傳。有了這樣的良性循環,產業振興帶動了鄉村全面振興。
停前鎮童寨村近年來大力發展藍莓產業,十里觀光長廊一開通,游客絡繹不絕,很多游客慕名前來采摘藍莓。村民驚嘆一條路帶來的變化,人人摩拳擦掌,開農家樂的、開民宿的,勁頭十足。
停前鎮童寨村黨支部書記王天柱說:“旅游因路而興,農民因路而富。十里觀光長廊的貫通,為我村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帶來了寶貴機遇。我們的目標是依托生態資源,打造集采摘、康養、民宿于一體的休閑旅游度假勝地,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鄂東動物王國位于黃梅縣杉木鄉藕塘村邢繡娘生態旅游產業園。
融入生活 非遺文化多點開花
除了黃梅戲,黃梅還擁有黃梅挑花、禪宗祖師傳說、岳家拳三個國家級非遺文化名片。從2008年起,連續五屆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黃梅五祖鎮是鄂東新崛起的湖北首批非遺特色村鎮。除黃梅挑花外,黃梅小調、黃梅花燈會、太極純功、楹聯習俗、黃梅戲、禪宗祖師傳說、岳家拳、采茶戲、文曲戲等多種非遺文化在此廣為流傳。近年來,黃梅非遺文化走進校園、景區、村組,煥發新生。
回鄉創業近7年的向煥見證了家鄉的變化。他介紹,如今的街道路面、房屋建筑、休閑游園等都進行了科學規劃,在設計上可見鮮明的非遺文化元素。不僅如此,一些非遺文化活動也從無到有,如借助廣場舞比賽等形式,讓非遺文化融入生活。目前,向煥負責創辦的研學實踐教育營地也開設了系統的非遺課程,讓青年學子感知傳統文化魅力。
近年來,黃梅縣依托非遺“禪文化”,新建五祖非遺文化旅游區,東山小鎮問梅村、稻田樂園等重大項目。在以唐宋風韻為基調的東山問梅村,黃梅戲、黃梅挑花、岳家拳等黃梅非遺名片融入景區建筑風格、產品開發中。
6月25日,黃梅縣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授予中國藝術研究院傳統戲曲傳承與研究基地。黃梅將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國藝術研究院緊密攜手,在對外演出、文旅融合、人才培養,黃梅戲傳承、優質演藝劇目創作上一體協同,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黃梅縣委宣傳部 供圖)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我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雙擁文藝晚會舉行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人民日報呼和浩特7月29日電(記者常欽)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東西部協
人民日報北京7月29日電受“杜蘇芮”殘余環流繼續北上影響,華北、黃淮
原標題:臺風“杜蘇芮”致福建逾14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0 53億元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