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記者 童婷 攝)
黃岡日報訊 (記者童婷 通訊員樊言澤)“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盛夏將至,冬病夏治正當時。7月11日是初伏首日,黃岡市中醫醫院“三伏貼”開貼,問診的、針灸的、敷貼的人群擠滿了醫院一樓大廳的貼敷現場。
今年初伏時間為7月11日—7月20日,中伏時間7月21日—8月9日,末伏時間8月10日—8月19日。醫院專家介紹,初伏首日(7月11日)貼敷效果最佳。若錯過,可將貼敷時間往后順延,連貼三次,同樣能達到良好效果。貼敷時,宜穿著深色、透氣性好的衣服,并注意防止藥膏污損衣物。
11歲的華華(化名)因鼻炎長期復發來到了貼敷現場,康復科副主任醫師楊莉接待了這個安靜的小男孩。向孩子媽媽詢問病情后,仔細看了看孩子的舌苔,揚莉給他開了方,小朋友高高興興隨媽媽敷貼去了。
“去年12月我陽了后,今年6月我又陽了,不過醫生別擔心,已經好了。但還是感覺乏力氣短,大不如前。”在肺病科、脾胃病科診桌前,王先生向醫生郭新超介紹自己的身體情況。“這都是人體陽氣損傷、氣血損耗、免疫力減弱的體現。”郭醫生給他開貼后,王先生滿意地走了。
每到三伏時節,市中醫醫院總是及時推出“三伏貼”,以中醫“冬病夏治”與“春夏養陽”等理論為依據,利用夏季氣溫高,運用中醫的各種治療手段進行施治,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從而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增加機體抗病能力,達到冬季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或復發,乃至不再發病的目的。
在醫院住院部一樓大廳,楊阿姨腿上的相關穴位上貼了十幾個敷貼。“每年三伏一到,我都會來市中醫醫院敷貼,陰雨天腳酸脹酸脹的,貼了后效果真的很好。”一旁的院長助理、脾胃病科主任周濤介紹,“她這個情況主要是藥物結合經絡達到驅寒的效果。初伏首日從早上6:00就開始有市民來院,到此刻已經接待敷貼市民300余人了。”時間此時指向8:49。
今年,醫院推出了強大的專家團隊,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馮毅、婦科主任醫師張迎春、骨傷科副主任醫師朱文勝、康復科主任醫師賈翠霞、 康復科副主任醫師楊莉、兒科副主任醫師王小官、外治中心主治醫師劉姝君等專家現場為市民開方問診,推出了肺系疾病、疼痛性疾病、寒性疾病、亞健康狀態、兒童群體病癥等“三伏貼”適應癥。
專家同時提醒,孕婦及3歲以下小兒,有嚴重心肺疾病患者,藥物過敏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熱、正在咳喘者)為禁忌人群。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將3萬個崗位送進校園助力大學生就業
下一篇:最后一頁
青羚網訊7月11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以“開放合作綠色
暑夏時節,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廣袤田野阡陌縱橫,綠油油的麥田、
制定方案,排除隱患。工作人員日常巡檢維護。本報記者陳赟業攝6月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