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市民之家)
(相關資料圖)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浠水縣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政務服務,助企紓困解難,以“優”無止境的實干精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增活力、為人民群眾添便利,激活浠水經濟發展“滿園春色”。
以“新”換心政務服務增溫度
“你好,請問這里可以辦理醫保轉診嗎?我婆婆在武漢住院。”6月15日,在浠水縣市民之家的醫保窗口,縣醫療保障局局長尹亞琴迎來了當天的第12位辦事群眾王女士。
尹亞琴登錄醫保信息系統,核實患者身份證信息、醫保電子憑證、患者轉院信息等,3分鐘便在網上辦好了異地轉診業務。
“一個窗口我的業務就都辦下來了,想不到流程這么簡單方便。”以為手續繁瑣的王女士來到窗口排隊辦理,沒想到從登記領號到辦理完全部手續還不到5分鐘。
“以后可以直接在手機App、小程序上辦理,就不用特意往這兒跑,對我們老百姓來說真的很方便。”前來辦事的王女士贊不絕口。
政務服務“小窗口”,承載惠企便民“大職能”。“通過‘局長走流程’活動轉換角色,沉浸式體驗醫保辦事流程,切身感受群眾的所思所盼,有助于靶向用力,改進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讓醫保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尹亞琴說。
“局長走流程”活動是該縣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質量的一個縮影。全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的身份到政務大廳坐窗口、走流程,通過親身辦、陪同辦、駐窗辦、檢驗辦等方式,“零距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優化升級窗口辦事流程,滿足老百姓對政務服務的新需要、新期待。
截至目前,該縣12個鄉鎮、26家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單位“一把手”全部制定活動計劃,共開展“局長走流程”實踐活動30多次,服務群眾300余人次,辦理業務200多件,收集意見建議10余條。
打造浠水“新政務、心服務”特色品牌,積極開展特殊辦、特色辦。浠水聚焦老年人、孕婦、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開通特殊群體辦事愛心通道,梳理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在人社、醫保、民政等7家單位窗口設立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直通辦專窗,提供提前上崗、優先辦理、延時服務、幫代辦等服務。目前已累計提前上崗、延時辦理服務達83次、100余小時。
政務服務工作一頭連著群眾生產生活、一頭連著政府審批服務,既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更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渠道。浠水聚焦惠企便民服務落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進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增強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浠水聚焦硬件建設挖潛力,已建成11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9家達到標準型要求,其中巴河鎮成功入選“黃岡市便民服務‘群眾評’工作‘十優’鄉鎮”。全縣631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依托各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村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就近辦、幫代辦、一次辦”工作目標。
同時,通過群眾監督激活力,全面落實省市“好差評”工作要求,完成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升級,進一步明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人多次”“一事多人”等疑難復雜工單職責界定,扎實化解重復疑難復雜工單事項。截至6月初,受理群眾訴求14604個,當場辦結率84.9%,回訪滿意率99.9%。
(縣市民之家企業登記注冊窗口人員提供“幫辦”服務。葉楊 攝)
(縣醫保局局長尹亞琴在窗口辦理異地轉診業務。馬莎 攝)
以“減”促簡市場主體添活力
6月16日,投資額6702萬元的浠水縣2023年度普通國省道路面改善工程項目,在該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圓滿完成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工作。
據了解,此次評標工作以湖北省浠水縣為主場、河南省靈寶市為客場,是省內縣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首例跨省遠程異地評標,標志著浠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遠程異地評標業務駛向“新車道”。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6月9日,浠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前往河南省靈寶市洽談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合作事宜,合作雙方圍繞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遠程異地評標的合作范圍、評標管理、評標費用等進行了交流討論,并簽署了《遠程異地評標合作協議》。
此次簽約是浠水縣首次與省外地區建立遠程異地評標工作戰略合作關系,雙方依托“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聯合開展遠程異地評標項目合作。
流程做減法,服務做加法。該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立足服務定位,依托電子化招投標平臺,打造資料最少、流程最優、時效最短、服務最優的招投標領域一流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該縣遠程異地評標項目共計48個,其中主場項目21個、客場項目27個,規模以上項目遠程異地評標率100%。
市場主體是市場環境的“晴雨表”、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圍繞提升市場主體感受,浠水深化商事領域改革,讓經營更便利。
該縣持續提升準入便利度,先后推行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多證合一”“證照分離”“企業開辦1050”“企業名稱自主申報”“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等改革,并在審批中嚴格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以內;營業執照辦理實現即來即辦為常態,非即來即辦為例外,當場辦結率達到98%以上;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全程零收費,并贈送一套5枚公章。截至目前,共向市場主體贈送公章2703套、12588枚,為企業節約支出755280萬元。
讓數據多跑路,服務對象少跑腿。浠水堅持數據賦能,跑出政務服務“加速度”。深度應用電子證照,已對接黃岡市電子證照共享平臺V3.0,完善建立電子證照目錄211個,匯集電子證照共計16萬余本。10家縣直單位實現18項電子證照國標化改造。全縣35家縣直單位匯集電子印章59枚,基本實現電子印章全覆蓋。數據應用初見成效,已申請省級、國家級數據資源,對接黃岡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網站數據開放平臺,建立政務信息資源目錄614個,上傳政務數據13萬余條。政府網站優化建設,新開通“智能問答”“無障礙瀏覽”“長者模式”三大服務,新增“互動交流”“數據開放”兩大頻道。
以“優”解憂惠企紓困有實效
“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湖北天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再明將印有“擔保融資及時雨 科技金投共春天”的榮譽錦旗送至浠水縣金投擔保公司。
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為汽車提供智能系統、系統零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由于行業發展迅速,公司近期急需資金周轉。
了解到企業困難后,該縣金融服務中心、縣金投擔保公司、縣農商行第一時間上門服務,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為其匹配了最新的融資產品“科擔貸”。不久后,公司成功拿到500萬元“再擔科擔貸”貸款。
據悉,“再擔科擔貸”是農商行與湖北省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合作,由省科擔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為科創類中小微企業發放的擔保貸款。通過搭建省再擔保集團、省科擔公司、各市縣農商行和地方政府等四方合作的融資擔保平臺,加大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積極支持符合省科擔業務范圍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破解科技融資擔保難的問題。
談起企業接下來的發展,呂再明信心滿滿:“疫情之后,國內市場逐漸回暖,訂單暴漲,有了這筆資金后,公司在5月份前可開發一條新的生產線,預計今年營業收入較去年上漲30%,銷售收入增長3000萬元以上,利稅增加150萬元以上。”
和呂再明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許許多多的人。“2023年一季度我們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180.86萬元。我們將減免的資金全部用于設備升級,相信公司產能能大幅提升。”湖北中美能源有限公司會計王曉丹說。
企業點贊的背后,是浠水縣努力以高水平營商環境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優化融資服務、加大減稅力度……浠水縣積極做好惠企紓困的服務,以優質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該縣千方百計破難題,成立要素保障專班,采取“一項目、一方案、一對策”的方式,及時解決重大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拿出真金白銀過億元,解決恒潔衛浴、新明珠二期、長崍二期等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高壓桿線遷改、企業破產改制土地收購等問題。
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比重提升,截至5月末,全縣銀行業機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20.67億元,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占銀行機構貸款余額的14.28%。擔保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截至5月末,已開展新型政銀擔業務84筆,支持企業70家。融資成本不斷下降,截至5月末,全縣銀行業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66%,較年初下降0.30個百分點。深化融資增信紓困,截至5月末,信貸風險補償金白名單貸款業務38筆、金額1.6080億元。
不斷優化納稅服務,該縣及時對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稅務端征納互動平臺推送的納稅人提出的政策咨詢、系統操作咨詢、異議申訴等任務進行任務分配、跟蹤督辦、審核反饋。截至目前,共處理任務121條,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電子發票網格化服務平臺督辦提醒處理近1000條,實時解決納稅人繳費人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截至目前,為26478戶次市場主體,減免各類稅費1.75億元,退稅994萬元。
(責編:汪澤滋)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楓紅映初心 桔綠富鄉親
下一篇:最后一頁
都蘭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觀。“快看!黑頸鶴!這是第一次看見真的黑頸鶴!
青羚網訊省安委辦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相關部門,制定印發《青海省城
央視網消息:20年來,浙江深入實施“千萬工程”,探索出一系列鄉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