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道的新探索
(相關資料圖)
——麻城市夫子河鎮振興傳統產業唱響魚面之鄉
從大別山脈的龜峰山麓匯聚而出,南流注入長江。綿延的舉水河,宛如一條玉帶鑲嵌在大地,河水順流而下,哺育著沿途村鎮。
麻城市夫子河鎮是舉水流域中的一顆明珠。李家河貫穿全境,大石板水庫點綴其間,成就了物阜民豐的先天之要,更擦亮了魚面之鄉的閃亮招牌。
在先進技術和現代物流的加持下,夫子河魚面經典老味道迸發出新生機。
好紅薯留住老味道
“人生似水清而亮,魚面猶絲細而長。”說的是夫子河魚面。
這個有著逾千年歷史的老味道,2014年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然而,這抹勾人味蕾的滋味,卻一度“吃不出原來的老味道”。
“部分作坊用的不是原產地原料,丟了老味道。”夫子河魚面制作大戶陶平元,手工制作魚面十余年,從不愁銷路,然而,他擔憂丟了老味道的魚面會砸了夫子河的牌子。
原來,制作0.5公斤魚面,需要0.5公斤鮮魚去皮剔骨,搗成4兩魚泥,再摻拌6兩苕粉。由于當地多年種植的紅薯品種出現退化,產量低,淀粉含量也不高,極大影響了村民種植積極性。市場上的苕粉賣到每公斤4元,而外地一種提取核心物質后的苕粉,價錢便宜一半,不少魚面作坊選擇后者。此外,制作魚面需取鮮活青魚、草魚、鰱魚或鯉魚洗凈,剁碎加工成鮮魚肉泥。但市場上的成品魚泥,因為便宜省事也開始“吃香”。
為此,夫子河鎮黨委政府迅速對接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邀請該所專家、國家甘薯產業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楊新筍把脈開方。
楊新筍團隊在夫子河鎮建立300畝示范基地,示范甘薯“肥水一體化”“一年兩收”等高效種植技術,紅薯種植效益大幅提升,農戶種植紅薯積極性顯著高漲。
同時,該鎮整合17個村共1800畝水塘,流轉給市場主體養魚,緩解原料難題。
目前,該鎮年種植紅薯約3000畝,精養各種魚類35萬公斤。全鎮18個村(社區)有200多家農戶常年制作魚面,年產魚面400萬公斤,魚面產值達1.6億元。
老味道留住了,農戶增收了。
清庫水養出好鮮魚
好水出好魚,好魚才能做出好魚面。
6月13日,在陶平元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大石板水庫。駐足水庫壩頂,只見碧水蜿蜒,食草的黃牛鈴兒叮鈴。
“用大石板水庫的魚制成的魚面肉質回甘少腥氣。”陶平元介紹,制作魚面,魚的品質很重要。
大石板水庫Ⅱ類水質,蓄水豐足,灌溉萬頃,是夫子河百姓賴以生存的生命源泉。為了這一庫清水,夫子河人治水護水不懈努力:持續監測水質、建立日常管護機制、整治企業排污口、關停水域周邊養殖場、修建無害化廁所、清理河道雜物、實施生態補水……
目前,大石板灌區正在進行節水改造,汩汩清流必將提升灌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每當秋季水上紅葉簇簇,大石板水庫便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一庫清水滋養了萬畝沃野,更讓周圍百姓共享一碗“生態飯”。
據了解,舉水河沿線共有124條中小河流和325座水庫。近年來,麻城市聚焦水環境質量提升,大力推進流域綜合治理,1383名市、鄉、村三級河湖長披掛上陣,守住山常綠水長清。
新業態帶來新活力
如何跳出土特產圈,走向更大市場?
夫子河鎮黨委政府按照種生態有機紅薯、爭創全國魚面之鄉的發展思路,推進魚面產業升級。
2022年,夫子河魚面產業園應運而生。
“作為地標產品,夫子河魚面主要是老百姓自產自銷,要走出大別山,必須把各自為政的作坊集中起來,按照標準生產,拿下進入城市商超的通行證——QS認證,這是夫子河魚面產業園的首要任務。”夫子河鎮鎮委書記朱賢花說。
思路清,才能行動實。夫子河鎮牽頭制定夫子河魚面地方生產標準,建立起魚面質量標準體系,推廣指導散戶標準化生產。整合資源,打造“夫子河魚面”區域公用品牌,扶持蔡氏仁膳、戴氏魚面等魚面生產企業創建省級龍頭企業。
堅持產業聯動,融合發展,開展“觀光游+采紅薯+品魚面”的新業態。在陶家寨村至胡城寨村一帶建設紅薯特色田園綜合體,開展農事體驗、研學旅行、科普教育等活動。在盧家河村至柳樹坪村一帶依托河流水庫、水果種植產業打造自然農旅園區,提供捕魚、采摘、自然康養服務。
初夏時節,走進現代化的魚面產業園,記者看到,加工車間、冷藏庫、智能烘干車間、魚尾料處理車間、恒溫倉庫等一應俱全。
目前,產業園有數十家私戶入駐,園區提供原料、統一銷售,私戶出手藝,每公斤獲得10元加工費,一對夫婦每天可以手工制作魚面50公斤,年收入可超過10萬元。“以前制作魚面,得靠天吃飯。受制于天氣和作坊條件,每年有5個月不能生產魚面。”農戶說,產業園的建成解決了這個困擾。
夫子河魚面產業園滿產后,全鎮魚面年產量可達250萬公斤,較過去翻一番,預計產值2億元。紅薯莖葉提取開發、魚骨魚頭等廢料加工已納入魚面全產業鏈。
【記者手記】
心里裝著人民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產。夫子河魚面作為一張響亮名片,多年來以家庭為單位,手工作坊式生產。由于工藝簡單,市場進入門檻低,曾經魚面質量參差不齊,差點丟掉老味道。
夫子河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請專家,招團隊,引企業,把脈開方。運用高效種植技術,建設紅薯示范基地;堅持不懈治水護水,養出高品質鮮魚;制定地方標準,打造魚面縣域品牌;開發產業新業態,拉長魚面產業鏈,實現融合發展。在千方百計留住老味道的同時,美了環境、富了百姓、得了民心、增了信心。
以人為本,務實為民。正因為黨委政府心里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才能夠勇敢探索、不懈創新、攻堅克難,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為社會謀發展,為人民謀福利,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
(報道組成員:熊慶萍 李嬌 肖杰 陳玨 賀詩雨)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永佳河鎮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引導群眾遠離毒品 環球速看
下一篇:最后一頁
1、SPF30+表示有效防曬的時間為300分鐘(SPF30=30*10=300分鐘)。2、SPF50+表
近年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將平時考核作為考準考實領導班子
為進一步提高黨務工作者業務能力水平,推動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質效實現
今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