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高水旺 奚松梅)“感謝及時為我進行信用修復,解決了我公司的燃眉之急。”近日,王先生專門向黃州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此前他的公司因未進行年報被列入異常名錄,影響了公司正常貸款業務。
今年3月以來,黃州區市場監管局采取上門年報、宣傳與懲處并重等多舉措,積極引導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工作,鼓勵失信企業主動糾錯、重塑信用,幫助企業減輕因失信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煥發活力。
加大宣傳力度,該局通過“聯通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發送公示年報提示短信16000余條,用心制作“湖北市場監管融平臺”線上年報操作詳細流程,并在“黃州市場監管”公眾號發布。發放《市場主體年報指南》宣傳冊4000余份,提升年報的知曉率和應用率,督促市場主體自覺依法公示年度報告,提高市場主體信用度。對因未年報而被列入異常名錄的企業,采取電話、短信等手段提醒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告知信用修復的條件、期限和途徑及相關資料,為企業及時修復信用提供多方面幫助。
優化修復流程。該局對辦事流程進行再優化,對企業提出信用修復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條件的,2日內進行修復并移出異常名錄,比原先縮短了5個工作日。在區局信用監管股開設“綠色通道”,加大失信市場主體信用修復幫扶力度,推行失信修復“容缺受理”,對符合條件的信用修復申請即接即辦,助失信者規范行為,重返市場。
加大失信企業的懲處力度。該局明確規定將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公平競爭等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監管領域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當事人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通過信用監管手段強化對當事人的失信懲戒,通過處罰一個失信企業,教育一批企業要誠信經營,努力營造誠信守法經營的社會氛圍。
據了解,截至目前,黃州區市場監管局已為5家企業修復行政處罰信息,將123家企業、30000多戶個體工商戶移出異常名錄,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躍度。
(責編:白楚云)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西安6月5日電(記者姚友明)記者5日從陜西省體育局了解到,陜西
新華社日內瓦6月4日電(記者單磊)中國馬術隊4日在愛爾蘭米爾斯特里特
體育鍛煉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鏡”就少一些。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