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機械(000425)”)于2019年成為江蘇省首批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單位(龍頭骨干企業),2020年優化方案申報當年兩業融合國家試點,并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入選首批國家級兩業融合試點單位。
該公司長期以來堅持發展服務型制造,形成多領域齊頭并進的現代服務業,服務工程機械制造主業,同時,工程機械制造主業又拉動了現代服務業發展,以此形成了兩業深度融合新模式。
(相關資料圖)
目標完成順利 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額
從兩業融合試點目標上看,徐工機械完成較為順利。首先,已連續3年保持現代服務業收入占營收比30%以上。產品增值服務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291.4億元,增加到2022年390.4億元,新增服務型制造營收99億元,公司制造服務業收入占全部營收的41.6%,同時企業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服務型制造業務展開,為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游新增勞動崗位5000余個,有力地提升了產業結構層次,加強了產業配套能力建設,也增強了區域輻射能力。
申報國家級試點單位的方案中,包含6個重點項目,申報時擬總投資145060萬元。3年來,該公司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由于選址問題無法解決的徐工智聯智慧物流園項目,利用社會資源解決存放問題,取消了該項目,并根據市場情況新增工業互聯網提升和高端起重裝備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加上原計劃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研發中心、全球電子商務平臺、后市場服務備件體系等5個建設項目,實際完成總投資210136萬元。
試點總結七大經驗做法
在3年來的試點工作中,徐工機械對處于工程機械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中科技研發、現代供應鏈、智能制造、互聯網平臺、金融服務、電子商務和后市場服務等重點領域的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不僅有效縮短產品服務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促使兩業深度融合,而且圓滿完成了國家級兩業融合試點任務,總結出七大經驗做法。
(一)高科技研發服務
徐工持續將每年銷售收入的4%以上資金投入研發活動,主要用于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重大實驗設備設施建設等,保證創新研發工作的持續開展。徐工研究總院通過技術研究及標準建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行業標準制定,以及相關標委會籌建,不斷提升技術研發服務能力與水平,為徐工工程機械保持世界工程機械前三位奠定了科技研發基礎。
(二)現代供應鏈
以流程化、數字化思維驅動供應鏈體系變革,打造透明高效、賦能增值的供應鏈。該公司完成了“智+”系列供應鏈信息化平臺建設,助力徐工數字化轉型升級?!爸?”系列供應鏈信息化平臺由徐工全球數字化供應鏈平臺(X-DSC)、智慧物流信息平臺(ITMS)、供應鏈大數據平臺組成,通過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應用賦能,強化精益管理和數據穿透,不斷提升采購物流等供應鏈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以及供應鏈效能與協同水平,推動供應鏈體系變革,構建一條陽光透明、高效協同的“數字化鏈路”,從而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三)智能制造
作為制造型企業,徐工以智能制造推進企業轉型,以沉淀多年的核心工藝和先進制造為基礎,沿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路徑,實現了先進制造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摸索出了智能制造框架和實施路徑,形成了適合徐工自己的智能制造之路。至今已完成5家智能工廠、26個智能車間建設及認證,行業首家通過CMMI4(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認證兩家,通過CMMI3認證十多家,并入選“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其中產線柔性配置、資源動態組織、工藝參數動態調優等44個應用場景,作為“智能制造優秀場景”被工信部向全行業推廣。
在數字化建設方面,關鍵工序的數控率100%,設備100%聯網,可兼容多種主流工業協議,廣泛使用5G等新型網絡技術,實現生產要素的互聯互通。
(四)工業互聯網或大數據服務
徐工漢云通過不斷摸索和改進,對生產制造與服務相互整合,形成了一種新的產業形態,這也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生產組織模式。徐工漢云基于客戶的全程參與,通過“產品+服務”創新和基于知識資本、人力資本和產業資本的相互融合,通過制造網絡資源集成,最終實現客戶與企業共同的價值創造,從而實現規模經濟、規避風險等新的產業模式。
漢云系統包含了漢云設備畫像APP、漢云智能網聯APP、漢云SCADA(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系統、漢云MOM、漢云云MES、漢云云備件等子系統,涉及硬件發明30件、嵌入式軟件著作權60件,市場競爭力強,自主研發的關鍵硬件總出貨量約100萬臺。
(五)金融服務
2020年以來,徐工財務不斷加大對主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通過全產業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不斷強化對以徐工為核心的上下游“同盟軍”生態圈的打造和支持。
主要的經驗做法,一是聚焦內外聯動的體系化全口徑融資管理與服務。二是聚焦產業定制需求的差異化特色金融業務。持續開展“智融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整合“政財企”三方資源,發揮金融“活水”作用,與徐州市政府“徐知貸”項目合作,協調徐工高新技術企業與徐州市合作開展“徐知貸”業務,將“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金”,并申請以獎代補獎勵,創新風險緩釋手段的同時推動成員單位利用知識產權降本增效。截至2023年6月底,共為12家單位累計辦理11.31億元,落地獎補329.46萬元,深入推進金融服務賦能主業。三是聚焦科技賦能的創新產業(300832)融資服務手段。2020年以來,上線了徐工財易簽電子簽約系統并規?;瘧?,該系統通過采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線上電子簽名簽約、公安身份識別、生物特征驗證、電子同步線上公證、銀行反欺詐審查等科技手段提升“同盟軍”融資辦理體驗,隔離簽約風險,實現了金融服務無紙化、線上化、便捷化、秒速化,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及金融服務能力,有效緩解徐工供應商、經銷商“融資慢”的問題,提高了金融服務制造融合體驗。
(六)電商平臺
徐工電商平臺聚焦以工程機械為核心的機電產品,當前重點開展面向下游終端客戶的網絡銷售,主要提供B2B信息展示及在線交易服務。通過電商平臺,縮短了與全球客戶之間的距離,有效補充公司尚未發展成熟的營銷區域。
國際站Machmall(機械商城)依托徐工海外已有線下完善的渠道體系能力,幫助平臺入駐商通過互聯網,進一步延展其國際化格局和觸角。截至目前,徐工跨境電商平臺詢盤累計覆蓋219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出口近140個國家和地區。國內站螳螂網整合徐工線下產業鏈資源,綜合構建徐工e購(挖掘機)、裝載之王(裝載機)等國內產業鏈垂直平臺,助力產業鏈上下游營銷數字化轉型。
(七)后市場備件服務
該公司大力拓展有信息化支撐的后市場備件服務,大幅提升后市場運營質量和風險管控能力。目前已在德國、美國、印尼、剛果(金)、南非等20個國家建成25個自營海外備件中心,且全部實現庫存在線聯網管理,海外備件庫存總金額為5億元。今年規劃在沙特、阿聯酋、加拿大等國新建設8個海外備件中心。
海外后市場備件服務的優勢在于,一是建立海外備件中心建設標準和運營模式,保障備件供應及時性;二是加強后市場專用備件供應渠道和宣傳推廣,推進備件業務市場化。
放眼未來 行穩致遠
在試點過程中,徐工機械也發現了諸如數據方面安全性問題、人才短缺問題、經濟周期導致的需求不足、供應鏈全鏈條協同效率等問題。該公司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作為,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成為“中國智造”的排頭兵。
近5年來,徐工營業收入增長1.6倍、連續3年超千億元,凈利潤增長8倍,上繳稅收增長1.24倍;出口收入增長4.3倍,出口國家和地區數從160個增長到191個,國際化占比近30%,“徐工XCMG”品牌連續3年入圍“世界品牌500強”;全球行業排名從第7躍升至連續3年第3位。 徐服宣(本文來自新華日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小松D375履帶式推土機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華社雅加達9月7日電(記者陸蕓孫磊)東盟秘書長高金洪7日在印尼首都
新華社赫爾辛基9月7日電(記者陳靜)雷克雅未克消息:一場融合中華傳統
新華社東京9月7日電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7日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有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