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它會火,但沒想到會這么火:“中國公路”和“中國高速公路”,閱讀總量達到54W+。
直到現在,它的數據還在刷新……它就是↓↓↓
這些高速改擴建項目即將實施,雙向十車道起步,最高十四車道!
【資料圖】
這些高速即將擴容改造,十車道起步,最高擴建至雙向十四車道!
為啥會這么火呢?
我們來淺淺分析一波。
標題:
高速公路改擴建+十四車道
你在這兒疊Buff呢?
1.高速路面也有“保質期”?
這個“保質期”就是“設計使用年限”,是指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養護條件下,路面、橋涵、隧道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或更換,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從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里程來看,2009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6.51萬公里,當年增加里程0.48萬公里。2011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達8.49萬公里,年度增長里程首次超過1萬公里。2013年,全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萬公里,達到10.44萬公里。這就意味著,有一大批高速公路是在2009年到2013年建設的。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高速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5年。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大規模建設的高速公路,在近幾年內將陸續到達設計使用年限。這就決定了改擴建項目在高速公路項目中的重要位置。
全國高速公路里程(1989年—2022年)
單位:萬公里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那為什么有的路沒有到年限,就改擴建了呢?
路面設計使用年限是路面在設計標準荷載按照設計增長率作用下出現疲勞破壞所經歷的時間。也就是說,路面設計年限是一種“條件壽命”,如果設計時假設的條件與實際情況不一致,例如交通量增長率與預期不一致,交通組成(軸載大小、胎壓高低等)發生變化,路面實際使用時間的長短就會與設計年限不一致。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高速公路的設計交通量預測年限為20年。但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國家而言,實際交通量往往大于預測交通量,使得路面實際使用年限普遍小于設計年限。例如,設計年限是15年,假設由此計算得到的路面能承受的交通量是1000萬次標準軸載,但是由于交通量增長迅猛,使得路面在使用6年時就已經承受了1000萬次的標準軸載作用,那么該路面就已經達到了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
2.“十四車道”啥概念?
通常我們看到的都是“四改八”,最多“雙向十車道”,“雙向十四車道”是個什么概念呢?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高速公路的車道數應大于等于四車道,要根據設計交通量、設計通行能力確定。而且對車道的寬度也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如果按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計算,每個車道3.5米寬,那么十四車道的寬度就達到了49米,而我國高速公路的最高設計速度普遍在100~120公里/小時,那么“十四車道”的寬度將更加驚人。
車道越多,通行能力就越高,服務能力就越強,想象一下十四車道的通車畫面就很震撼。但同時,建設、養護、運營成本也會隨之增加,相信我們的公路設計者可以找到最好的平衡點,為公眾提供更便利的通行條件。
內文:
工程信息+技術科普
總有一款適合你!
關于“高速公路改擴建”的文章,小編們也整理過很多篇了,都沒有這篇這么的“出圈兒”,經過對比分析,或許能夠找到一些原因。
1. 建設者的信息源
這篇文章繼續發揮了“中國公路”強大的信息整理功能,共匯總了近期10個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的核準、批復等建設信息,為大家提供行業資訊。其中包括了行業關注度較高的京港澳高速、廣韶高速、滬渝高速等改擴建項目。
2. 技術員的科普文
與此前整合文章不同的是,這篇文章增加了改擴建技術的知識點:什么是改擴建技術?改擴建技術分為哪幾種?改擴建技術發展情況如何?高速公路改擴建有哪幾種常見方式?改擴建設計分為哪幾個程序?……在信息整合基礎上,為大家提供了更高的技術含量。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探訪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深潛地下的交通“長龍”(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
海外網8月27日電據美國廣播公司8月26日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12歲女
◇圍繞食、游、購、娛、體、展、演,今年的夏日新“夜”態不斷推陳出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月28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民生領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