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和村美的鄉村風光,離不開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地處秦巴山區的蒼溪,地形復雜,山路崎嶇,為改變交通不便的落后面貌。近年來,蒼溪縣深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全縣農村公路3503公里,已實現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鄉鎮、建制村通客車“四個100%”,成功創建為四川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著力打通鄉村振興“進”與“出”雙向通道,建成一批又一批優質“產業路”、“致富路”。其中,龍新路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巷溪縣九龍山怎田應急搶險道路(龍王至新觀段)于2017年9月開工建設,路線全長15.88公里,設計全線均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寬度6.5米,路面寬度6. 0米,道路的建成不但便利了沿途群眾的日常生活,也帶動了經濟產業發展。
交通+生態 暢安舒美,農村公路新面貌。
“國家領導好,給我們修的路我們感謝,是啥都好,我們幾個兒子都在外面有車,回來多好,多方便,好呀!”橋溪鄉柏埡村村民馬旭英開心地說道。 龍新路解決了近 10萬群眾安全出行問題,進一步完善了九龍山氣田應急搶險的服務功能。在此基礎上全面落實屬地責任,由縣交建中心單獨設立養護站進行養護管理,做到了道路的“暢、潔、舒、安、美”標準化養護管理。
交通+文化 路景融合,凸顯當地新特色。
蒼溪縣堅持將交通建設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性重點工程,依托便捷路網體系大力推動山水生態資源開發,著力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指數。按照“一景一路、一路一品”思路因山就勢打造以鄉村旅游公路。堅持在不改變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打造出“顯山露水、自然通透、鄉村野趣”的生態景觀。
交通+產業 一體覆蓋,帶動百姓奔富裕。
“以前我們這個路很差,這一次整好以后出行非常方便,我們的農產品、水果呀、山羊都可以拉出去買個好價錢了。”談起如今的變化,橋溪金龍村村主任江永忠笑得合不攏嘴。他告訴記者,收入的增加多虧了村上修的致富路。
龍新路也是新觀鄉通往縣城的重要交通要道,該鄉盛產農業,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文持下,大力發展農業、農產品、山羊養殖場,該道路已成為了沿線群眾的民生路、致富路,承載著百姓夢想的美麗農村路,也將像百姓生活變化一樣,越來越好。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曾經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當牧人遠行之后,首先會想念家鄉的草
青羚網訊8月17日,記者從青海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穩
青羚網訊在8月17日召開的第六屆對口支援青海師范大學高校聯席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