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橋梁施工存在資源消耗多、環境負荷重、質量控制難、場地占用廣、人員投入大等問題。
隨著國家對資源、環保、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長,常規施工方法的競爭力越來越低。我國交通行業的政策明確提出了要走資源利用少、環境負荷低、科技含量高、生態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解決上述四個問題,可通過實現梁段預制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施工過程智能化等途徑來實現。
6月16日,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成果發布會期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發布智能化步履式頂推和一體化智能筑塔機產品,在對國內外多點拖拉,以及楔進式頂推方法,施工案例充分分析與總結的基礎上,結合自平衡行走的物理學原理,中交二航局自主創新的研發了步履式頂推技術及設備。
該頂推設備是集“機械行走、液壓傳動、施工控制、監視報警”于一體,有4個優點:頂推水平力小、不需要特制專用滑道、可適應支架一定量的沉降、支撐點受力可主動調節。解決了長聯鋼箱梁頂推多臺設備難以精準同步作業、人工決策效率低、頂推作業不連續的難題。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擔當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修建各類港口碼頭700多座,建造跨江、跨海、跨高山峽谷特大橋300多座,建設高速公路4000多公里,承建鐵路工程超過1500公里,修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200多公里。中交二航橋品牌助推“中國橋梁”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天天短訊!WTC2023丨中鐵四院發布城市軌道交通 綠色智能新技術與裝備
下一篇:最后一頁
“中國是國際授權產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潛力和空間巨大,前景值得期
6月15日,孩子們在美國休斯敦市一處噴水公園玩耍消暑。美國南部地區近
新華社首爾6月16日電(記者陸睿 孫一然)韓國江原道16日發生7輛汽車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