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5日,在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2022年度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工程創新獎”同期揭曉,中鐵大橋院榮獲多個獎項。
其中,由中鐵大橋院牽頭主持的《千米級寬幅重載全漂浮體系斜拉橋建造技術》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深度參與的《深水超大臺階型沉井基礎設計施工關鍵技術與裝備及智能監控技術》《大跨橋梁多因素耦合作用疲勞損傷精細診斷與防治關鍵技術》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同時,中鐵大橋院作為主要完成單位,摘得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工程創新獎”4個獎項。其中,楊泗港長江大橋獲特等獎,商合杭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武漢市四環線青山長江公路大橋獲一等獎,宜賓金沙江公鐵兩用橋獲二等獎。
在同期舉辦的橋梁發展論壇上,中鐵大橋院總工程師、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總設計師肖海珠以《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設計》為主題作報告。
肖海珠介紹,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作為甬舟鐵路控制性工程,全長2664米,主橋采用主跨1488米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選取“公鐵平層”布置,即中間通行2線高鐵,兩側通行6車道高速公路,是世界目前最大跨度的公鐵合建橋梁。
設計團隊在綜合考慮施工風險、抗風性能、經濟性等實際需要之后,初步提出主跨1488米“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方案。該體系不僅減少深水基礎的數量,還讓構件規模小于同跨度斜拉橋或懸索橋,降低施工風險;同時,吸收斜拉橋剛度大以及懸索橋跨越能力更強的優點。相較于單一結構橋型,同等材料和工藝情況下,采用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更能保障施工安全及鐵路的高速行車性能。
目前,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針對“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在后期施工中合龍控制難度大、斜拉體系和懸索體系剛度過渡不勻順等問題,中鐵大橋院創新研究出相應施工解決方案,申請相關發明專利20余項。
肖海珠表示,橋梁是展示綜合國力的舞臺。當前,中國橋梁設計能力和施工能力,已獲得國際同行認可。未來,推動中國橋梁進一步“走出去”“走上去”,除持續保持設計和施工優勢,還應積極爭取把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方案推廣出去,帶到全世界。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WTC 2023| 劉伊生:四句話概括“智能建造”(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csgo除了可以在官方開箱子以外,還可以在第三方平臺開箱,而某些第三方開箱網站其實是可以白嫖一次的,不用充值就可以免費
今年以來,西寧市城東區火車站街道黨工委將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基層治理的
6月11日,我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薛青村的村民正在采收豐收的蒜苗。壽
6月9日,記者來到青海香三江畜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看見企業工人們正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