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長達10公里,采用三區段四斜井送排風模式,通風系統常用總功率達到6522千瓦,耗能巨大,隧址區位于氣候分隔帶處,兩端氣象條件差異明顯,斜井井口和井底高差達420米,自然風對通風系統影響顯著,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將自然風加以利用,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相關資料圖)
項目介紹
雅西高速公路是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G5)在四川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于雅安市雨城區對巖鎮,止于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瀘沽鎮,道路全長240公里。其中雅西高速公路泥巴山隧道長10公里,為上下行分離的雙洞單向交通隧道。在通風系統原設計中,依據設計規范自然風作為阻力來考慮取2.5米/秒,通風系統未考慮利用隧道自然風的節能風道的設計。隧道采用三區段四斜井送排式通風,進口(雅安)端采用地下風機房,出口(瀘沽)端采用地面風機房;通風系統常用總功率達到6522千瓦,按50%時段開啟通風系統預測年耗電2856萬千瓦時。
可行性調查
由于泥巴山是雅安市南北不同的自然地理和氣候的主要分界線,南北隧道進出口氣候差異較大。泥巴山北坡(進口)屬于迎風坡,泥巴山南坡(出口)屬于背風坡,南坡的氣溫比北坡高,氣候較為干燥,風速大,日照多,氣象條件滿足利用隧道自然風通風條件。
隧道自然風壓是指在隧道自然風作用下形成的洞內風速,是洞口兩端氣壓差、洞內外溫度差、洞口大氣自然風等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受洞外環境因素--超靜壓差、洞口環境因素--風墻式壓差、洞內環境因素--熱位差影響。
由于泥巴山隧道外氣象因素和隧道內環境因素是實時變化的,為了反映泥巴山隧道內自然風變化的真實情況,獲得各區段風速的頻率分布,項目組在隧道兩端洞口及斜井地面洞口處共建立了4座長期氣象觀測站,進行了485天監測,共得到93120組氣象數據。通過監測數據發現,當自然風風速小于保證率風速時,通風系統可以滿足運營的要求;當自然風風速大于保證率風速時,通風系統失效,需要采取其他措施(開啟風機);隧道內自然風由與行車方向同向為正向,與行車方向反向為負向;送風豎井內送風為正,排風為負;排風豎井內排風為正,送風為負。
根據采集的全年氣溫、壓力、風速等數據,得知隧道內自然風風速隨時間呈現正負交替有規律的變化,并且自然風為動力的概率約占50%,因此可針對動力部分加以利用,以達到節能減排目的。
實施方案
通過前文對泥巴山隧道自然風分析,確定利用自然風通風控制原則為當自然風風向與通風方向一致時,若風速大于設計風速,完全利用自然風通風;若風速小于設計風速,開啟部分風機(由自然風阻為0計算出開啟風機數目),部分利用自然風通風;當自然風風向與通風方向反向時,開啟全部風機,自然風作為阻力考慮。
泥巴山隧道原設計進口(雅安)端排風道面積分別為左洞24.64平方米,右洞17.96平方米,考慮到節能較短,且局部風阻較大,隔斷門的安裝空間及施工等因素,進口(雅安)端左洞排風道的節能風道面積取為30平方米,中間設置40厘米厚的隔板,寬6.4米,高5米;進口(雅安)端右洞排風道的節能風道面積為18平方米,寬4米,高4.5米。節能風道土建費用總造價約為154.2萬元。
隧道自然風控制主要包括分時段控制和實時控制。分時段控制策略即對全年24個時段進行分析,分別針對左右的3個區段的自然風的風向、大小與設計風速的大小關系制定自然風利用控制策略。實時控制是根據隧道內實際自然風風速情況,對通風設備實時控制。按照該時刻實際的自然風風速,進行實時節能通風控制。
利用該節能模式泥巴山隧道按照時段控制最低可節能13.28%,實時控制時最大可節能50.5%,運營11年來實際已經節約能耗2.35億千瓦時,減少消耗2.89萬噸標準煤。
【審核:曹晶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央視網消息:據“中汽協會數據”微信公眾號消息,2023年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99 9萬輛,環比下降5%,同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薄晨棣、李楠楠)今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在校生突發疾病或傷害,學校應立即救護,妥善處理;遇學生欺凌,學校應采取必要保護措施;依托12345市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