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版《bp世界能源展望》中,bp公司全面評估了地緣政治沖突及美國發布《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對于全球能源行業的影響,探討預測了到2050年世界能源轉型的大趨勢和不確定性。預計全球碳排放將在21世紀20年代達峰,到2050年左右,全球碳排放將比2019年低30%左右。預計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或達峰值,在未來15~20年,石油仍將在全球能源體系保持主導地位。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65%。
地緣政治對全球能源體系發展影響深遠
地緣政治沖突和美國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對能源行業造成的影響較為深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短期來看,地緣政治沖突導致的全球能源供應中斷及短缺,間接刺激了歐盟多國從進口化石燃料轉向當地生產的非化石燃料,能源安全和低碳問題再度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將加速世界各國能源轉型的進程,或對全球能源體系的發展產生持久影響。
長期來看,預計全球GDP年均增速約為2.4%,許多國家政府加大了對能源轉型的扶持力度,例如美國通過了《通脹削減法案》。為應對脫碳挑戰,能源行業需要來自政府的更多支持,包括加快低碳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等。
全球能源需求變化呈現四大趨勢
全球能源需求的變化主要有4個趨勢:石油和天然氣的地位逐漸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費快速增長、電氣化的普及,以及低碳氫能的大規模應用。
《bp世界能源展望》圍繞3種能源轉型情景展開,包括凈零情景、加速轉型情景和新動力情景。凈零情景和加速轉型情景假定全球氣候政策大幅收緊。在凈零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將比2019年的水平減少約95%。在加速轉型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將減少約75%。社會觀念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將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新動力情景旨在反映當前全球能源系統的整體運行軌跡,并將近年來各國政府的脫碳政策和承諾納入考量。
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總量或在10年內達峰
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總量將在未來5~10年達峰,預計2050年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將比2019年下降15%~30%。然而,在新動力情景下,在2040年前后,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總量仍將上升,隨后大致保持穩定,2050年的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將比2019年高10%,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
在3種情景中,預計到205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從2019年的65%左右降為20%~50%。電力使用會大幅增加,到2050年,電力消費將增長75%,在全球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從2019年的25%增長為33%~50%。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力的增長,加之越來越多的低碳能源發展扶持政策出臺,預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從2019年10%左右增長為35%~65%。到2050年,低碳氫能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預計為13%~21%。
未來10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進入平臺期
交通領域能效提高和可替代能源的逐漸普及將削減部分石油需求,預計未來10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進入平臺期,隨后下降。然而,在未來15~20年,石油將在全球能源體系中繼續保持主導地位。
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2035年前,石油將維持全球主體能源地位,預計全球消費量為7000萬~8000萬桶/日。隨后,全球石油消費量將下降,到2050年,預計在加速轉型情景下將降至4000萬桶/日,在凈零情景下將降至2000萬桶/日。新動力情景下的石油消費將更為強勁,2030年前,全球石油消費可能接近1億桶/日,隨后逐步下降,到2050年約為7500萬桶/日。
低碳氫能需求將增長10倍
預計全球氫能的使用將持續增加。低碳氫能將在能源系統脫碳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工業和交通等領域。固體生物質燃料、生物甲烷、生物燃料等現代生物質能的使用量將迅速增長,有助于支持碳減排困難的行業和工業生產實現脫碳。
預計2030~2050年,全球低碳氫能需求將增長10倍,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將分別達到近3億噸/年和4.6億噸/年。預計到2050年,低碳氫能在全球工業終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為5%~10%,其中,鋼鐵行業對低碳氫能的需求在工業氫能需求中的占比約為40%。到2050年,低碳氫和氫衍生燃料在交通行業終端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預計為10%~20%。到2030年,綠氫在低碳氫能供應中的占比將達到60%,到2050年將達到65%,其余大部分為藍氫,還有一小部分來源于采用BECCS(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生物質制氫。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在低碳能源轉型過程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工業碳捕集從源頭脫碳,將有助于解決化石燃料碳排放問題。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碳捕集量預計為4億~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在新動力情景下,全球碳捕集量將達到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鑒于CCUS的碳封存設施和相關運輸設施開發周期較長,全球大部分CCUS產能會在2030年后完工。
盡管各國政府都在采取相應措施應對氣候變化,但現實表明,自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以來,除2020年外,全球碳排放量仍在逐年增加。在采取果斷行動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拖延的時間越長,可能造成的經濟成本就越高,社會影響也會越嚴重。
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由于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未來風能和太陽能將快速發展,成為低碳電力來源和綠氫生產的重要支撐。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到2035年,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每年將增加450~600吉瓦,是過去最高增速的1.9~2.5倍。
包括固體生物質燃料、生物燃料和沼氣等在內的現代生物質能將增長迅速,有利于難以脫碳的行業實現碳減排。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現代生物質能供應量將翻倍,達到65艾焦;在新動力情景下則略低,為近50艾焦。
在加速轉型情景下,到2050年,約5艾焦的生物質能將用于BECCS(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技術)項目。在凈零情景下,BECCS使用的生物質能將達到13艾焦,其中一半將用于發電,其余用于制氫。
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2050年全球生物燃料產量將達到10艾焦,大部分將用于航空業,兩種情景下,生物基航煤在航空業燃料總需求中的占比將分別達到30%和45%。
電動汽車將成為新車銷量的絕對主力
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預計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增加為5.5億~7.7億輛,到2050年將增至20億輛,在全球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達80%。預計2035年,電動轎車將成為新車銷量的絕對主力。
在新動力情景下,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和電動輕卡保有量增長雖然較慢,但仍可達到約5億輛,電動轎車在新車銷量中的占比約為40%,2050年約為70%。中國、歐洲和北美將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地區。到2035年,中國、歐洲和北美的電動汽車總銷量在世界電動汽車新增銷量中的占比為60%~75%,到2050年占比為50%~60%。
目前仍依賴柴油的中卡、重卡和公共汽車也將逐漸實現電氣化并轉向氫燃料。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到2035年,全球柴油卡車份額將從2021年的90%左右下降為70%~75%,到2050年將下降為5%~20%。
液體燃料可持續化勢不可擋
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石油基航煤仍占據主導地位,隨著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使用的增加,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到2050年,石油基航煤在生物航煤需求中的占比將分別下降至60%和25%。到2050年,生物航煤和氫衍生燃料將成為主要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氫衍生燃料,包括氨、甲醇和合成柴油等,將成為石油基船用燃料的主要替代品。在加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2035年后氫衍生燃料將得到大規模推廣,到2050年,在全球船用燃料總需求中的占比預計為30%~55%;在新動力情景下,石油基船用燃料在全球船用燃料總需求中的占比仍在75%以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下一篇:最后一頁
【GGII:預計到2025年鋰電正極材料補鋰劑出貨量有望超2萬噸】GGII數據,正極補鋰劑總產能規劃超8萬噸,目前
水輪發電機有哪些分類?水輪發電機的安裝結構形式通常由水輪機的型式確定。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式:1)臥式結構臥...
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制冷壓縮機在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中,把制冷劑從低壓提升為高壓,并使制冷劑不斷...
碾米機故障怎么排除?1、碾米機堵塞,產量下降。主要原因:進料量過大,出料口壓力過大或出料口過小;出料口被...